科技政策学模拟试题3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科技政策学模拟试题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科技政策学模拟试题(三)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将其标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每题1分,共20分。)

1、动态上,科技政策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等环节构成。( )

2、自然科学基金管理、青年科学基金管理、科技开发贷款项目管理、科学事业费管理等属于科技运作调控政策科技投入调控政策。( )

3、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属于科技投入调控政策。( )

4、科技成果推广办法、技术交易会管理办法、技术合同仲裁机构管理规定、技术产权交易办法等属于科技转化调控政策。( )

5、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科技政策属于科技政策动态纵向结构。( ) 6、技术的基本来源有3个。( )

7、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 )

8、美国科技政策研究领域哈维·布鲁克斯曾把科技政策分类为微观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政策。( )

9、思维主体在进行思维时,不拘泥于旧框框,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于压力,实事求是、遵循真理,体现的是创新思维的求异性原则。( )

10、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体现的系统思维原则。( ) 11、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英国政府确定了一系列实施战略,包括投资低碳燃料和技术,如开发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实行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提高能源利用效益;要求能源供应商改变能源供应方式等。( )

12、2007年6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动用否决权,再次否决了国会提交的放宽联邦政府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三次否决干细胞研究法案。( ) 13、20世纪40-50年代,日本实行贸易立国战略。( ) 14、科技创新立国战略被喻为日本科技史上第三次革命。( ) 15、法国科学界认为,21世纪是技术的时代。( )

16、在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 )

17、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

18、我国于1977年恢复重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 19、《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是1978年作出的决定。( )

20、1985年到1992年,国家的科技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绝大多数是围绕科研项目设立的。( )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将其答案标号填入该题后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科技政策的分类( ) A)科学政策与技术政策 B)科学政策与政府政策 C)技术政策与国家政策 D)国家政策与模糊政策

2、美国在( )年成立国家宇航局,负责制定国家狂减发展计划。

A)1930—1940 B)1957—1958 C)1960—1963 D)1964—1966

3、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优先发展观的观点( ) A)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B)1987年“共同未来的研究报告”的发表 C)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极限》的讨论 D)《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发表 4、霍布森选择是指思维( ) A)思维封闭 B)思维混乱

C)思维非理性 D)思维怠惰

5、日本计划在21世纪利用50年培养多少名世界诺贝尔获奖者( ) A)10 B)20 C)30 D)40

6、哪个国家决定再世纪将航空航天技术和能源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 ) A)美国 B)韩国 C)俄罗斯 D)日本

7、我国第( )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象征着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A)一

B)二 C)三 D)四

8、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提出了( )思想。 A)科教兴国战略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自主创新 D)向科学进军

9、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基础不包括( )

A)科技信息、公共数据、技术交互与军民共享平台基础 B)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C)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基础 D)激发创新活力的经济体制

10、以下不属于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的五个转变是( )。 A)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为主向模仿创新转变;

B)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

C)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D)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将其答案标号填入该题后面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对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技术追求的是价值,技术是经验的

B)技术是人类经验的物化过程、是科学成果的物化过程 C)技术是一成不变的

D)技术是实现人类多变的目标的手段 E)技术攻关集体性强

2、从科技政策的动态运行上,科技政策包括( ) A、战略层面的高层决策 B、战术层面的执行决策 C、管理层面的计划组织 D、执行层面的具体实施 E)科技规划政策

3、惯性(定势)思维往往表现为(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迷信权威,简单复制 D)屈从压力,盲目从众 E)放大经验,刚愎自用

4、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第二期科学技术计划(2001年---2005年)中,政府投入在五年内达到24亿日元,具体措施包括( ) A)改变政府研究投资的战略途径 B)推进科研机构改革

C)营造竞争性的研究环境 D)促进科技界和社会的交流

E)促进年轻研究人员的独立性和流动性

5、新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科技大会,与提出的口号(战略)相符的有( ) A)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向科学进军 B)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迎接科技的春天 C)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科教兴国战略

D)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自主创新,构建创新型国家 E)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我国科技发展“十一五”的五大突破是什么? 2、简述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的主要举措 3、共识会议

4、简述科技政策的体制化时期(1945-1957)美国取得的成效 5、怎么理解科技政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五、论述题(10分)

1、试述西方国家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

科技政策学模拟试题(三)答案

一、判断题 1、(T)2、(T)3、(F)4、(T)5、(F)6、(T)7、(T)8、(F)9、(F)10、(T)11、(T)12、(F) 13、(T)14、(T)15、(T)16、(F)17、(T)18、(T)19、(T)20、(T)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A 5、C 6、B 7、A 8、A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CD 3、ABCDE 4、ACD 5、ACDE 四、简答题

1、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我国科技发展“十一五”的五大突破是什么? 【答案】

——突破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带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

——突破制约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突破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全面协调的体制格局。

——突破阻碍自主创新的政策束缚。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突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2、简述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的主要举措 【答案】

(一)调整科技发展战略

(二)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三)变革科技组织体制 (四)加强基础研究

(五)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

(六)增加科技投入,确保科技大国地位 3、共识会议 【答案】

共识会议是丹麦技术委员会创造的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决策的一种模式。自1987年以来,丹麦科技委员会已经针对各类议题举办了二十几次的共识会议。共识会议主要在于促成社会公众对科技政策议题进行广泛的、理性的辩论。它邀请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针对具有争议性的政策,事前阅读相关资料并做讨论,设定这个议题领域中他们想要探询的问题,然后在公开的论坛中,针对这些问题询问专家,最后,公众在有一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争议性的问题相互辩论并做判断,委员会将讨论后的公众观点,写成正式报告,向社会大众公布,并供决策参考。

4、简述科技政策的体制化时期(1945-1957)美国取得的成效 【答案】

其一,1958年1月31日,美国也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

其二,整个60年代,美国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38名诺贝尔获奖者;由1960年的6000名科学和工程博士到1971年增降到了1.8万名;核武器、洲际导弹、喷气式飞机、计算机、无数种消费品和医学奇迹。 5、怎么理解科技政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答案】

(1)科技政策本身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静态上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构成;动态上的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各环节构成。

(2)科技政策还有一个支撑系统,财税政策、人才政策等。 五、论述题

1、试述西方国家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 【答案】

(一)重视对R&D的投入

美国十分重视R&D的投入,不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工业R&D方面,美国以占全世界48%的份额雄踞世界首位。1997年美国全国对R&D的总投入(包括政府与企业投资)达2070亿美元。美国克林顿总统十分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政府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主要方面。这几年美国的军用研究费用有所减少,但其民用研究费却保持稳步增一长,尤其是卫生领域的研究费用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美国企业增加了对R&D的投入,1997年美国企业投入R&D的研究费为1070亿美元超过了联邦政府的1000亿美元的公共R&D投入。

(二)重视R&D的投资的效率 美国工业研究所(Ind,苗alRe-~chInstitut)进行的调查表明,美国政府越来越关注R&D的投资效益。他们重点考虑三个间题:1.研究与发展工作如何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2.

短期R&D与长期R&D的平衡;3.新技术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结合。近年来他们十分重视研究与开发的效益,注意提高研究经费的“生产力”。欧洲多数国家政府也对此持相同的态度,要求科学研究机构要算好效益帐,注意投入与产出,使研究经费产出最佳的效益。 (三)广泛开展合作研究

美国国家试验室和私有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这一合作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在技术领域为了应对日本人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某些领域,美国政府促进国家试验室与企业联合签定了研究与发展协议,至今美国已签有3512项这一类合作协议,主要分布在能源(1553个)和国防领域(l侧洲)个),其它为贸易、卫生和农业领域等。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国家试验室所拥有的宝贵技术不能只为联邦部门使用,它们也要用来提高美国企业竞争创新能力。欧洲联盟进行了有效的科技合作,面对开发研究项目所需经费的快速增长和剧烈的国际竞争,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研究与私人研究之间的合作;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已成为提高研究效益,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近5年来,欧洲上述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比如欧洲联盟所资助的尤里卡计划就是一个成功的合作范例。

(四)不断提高科技转化能力

科技转化能力是指科学技术转变成直接生产力所需周期的长短和科学技术创造附加值的大小,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转化能力越大,科学技术成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越短,创造的附加价值越大。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科技转化能力。

(五)高度重视科技立法

科技立法在科技发展和经济振兴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政府一方面积极促进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抓好科技立法,在全社会形成良性有序的社会环境。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十分重视科技立法,他们所制定的(科学技术促进法)、《工业技术开发促进法》、(科技振兴法)、(技术合作条例)等都在其科技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