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PE)焊接实用工艺评定全参数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聚乙烯(PE)焊接实用工艺评定全参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标准文档

表2-3 试件的检验项目及要求

项目 检验项目 试验参数 - 23℃±2℃ - 要求 附件4,一 试验到破坏为止: (1)韧性,通过; (2)脆性,未通过 附件4,三 检验方法 附件4,一 GB 15558.2中规定 附件4,三 外观 热熔对接焊接 拉伸性能 外观 电熔dn<90挤压剥离试23℃±2℃ 承插验 焊接 dn≥90拉伸剥离试23℃±2℃ 验 电熔外观 鞍形焊接 撕裂剥离试验

- 23℃±2℃ 剥离脆性破坏百分GB 15558.2中规定 比不大于33.3% 剥离脆性破坏百分GB 15558.2中规定 比不大于33.3% 附件4,五 剥离脆性破坏百分附件4,五 比≤33.3% (二)合格判定与检验方法应当符合第六章、第七章有关要求。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附件3

聚乙烯(PE)焊接操作过程基本要求

一、热熔焊的操作过程 (一)焊接前准备

1.清洁油路接头正确的连接焊机各部件。

2.测量电源电压,确认电压符合焊机要求。检查清洁加热板,涂层损坏应当更换。其表面聚乙烯的残留物只能用木质工具去除,油污油脂等必须用洁净的棉布和酒精进行处理。

按照焊接工艺正确设置吸热、冷却时间和加热板温度等参数。焊接前,加热板应当在焊接温度下适当预热,以确保加热板温度均匀。

(二)装夹管材元件

用辊杠或者支架将管垫平,调整同心度,利用夹具校正管材不圆度,并且留有足够的焊接距离。

(三)铣削焊接面

铣削足够厚度,使焊接端面光洁、平行,确保对接端面间隙 < 0.3mm;错边量小于焊接处壁厚的10%。重新装夹时必须重新铣削。

(四)拖动压力的测量及检查

每次焊接时必须测量并且记录拖动压力(P拖)。 (五)加热

放置加热板,调整焊接压力(P1)=拖动压力(P拖)+焊接规定压力(P2)。 当加热板两侧焊接处圆周卷边凸起高度达到规定值时,降压至拖动压力(P者在确保加热板与焊接端面紧密贴合的条件下,开始吸热计时。

(六)切换对接

在规定的时间内抽出加热板,立即贴合焊接面,迅速将压力匀速升至焊接压力(P1),严禁高压碰撞。

(七)拆卸管道元件

实用文案

)或

标准文档

达到冷却时间后,将压力降至零,拆卸完成焊接的管道元件。

二、电熔焊的焊接操作过程 (一)焊接前准备

1.测量电源电压,确认焊机工作时的电压符合要求。 2.清洁电源输出接头,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二)管材截取

管材的端面应垂直轴线,其误差 < 5mm。(见图4)。 (三)焊接面清理

测量电熔管材的长度或者中心线,在焊接的管材表面上划线标识(见图5),将划线区域内的焊接面刮削0.1~0.2mm厚,以去除氧化层。

(四)管材与管件承插

在管材上重新划线,位置距端面为1/2管件长度。将清洁的电熔管件与需要焊接的管材承插,保持管件外侧边缘与标记线平齐。安装电熔夹具,不得使电熔管件承受外力,管材与管件的不同轴度应当小于2%。

图3-1 截取误差 图3-2 刮去所有斜线 < 5mm

1/2管件长度+5mm (五)输出接头连接

焊机输出端与管件接线柱牢固连接,不得虚接。 (六)焊接模式设定

按焊机说明书要求,将焊机调整到“自动”或“手动”模式。 (七)焊接数据的输入

按自动或者手动方式输入焊接数据。 (八)焊接

1.启动焊接开关,开始计时;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2.手动模式下焊接参数应当按管件产品说明书确定。

(九)自然冷却:冷却时间应当按管件产品说明书确定,冷却过程中不得向焊接件施加任何外力,完成冷却后,拆卸夹具。

三、电熔鞍形管件的焊接操作过程 (一)焊接前准备 同电熔焊。 (二)划线

在管材上划出焊接区域。 (三)焊接面清理

将划线区域内的焊接面刮削0.1~0.2mm厚,以去除氧化层,刮削区域应大于鞍体边缘。

(四)管件安装

用管件制造单位提供的方法进行安装,确保管件与管材的两个焊接面无间隙。修补用电熔鞍形管件必须对中,且电热丝区域不得安装在被修补的孔上。

(五)焊接数据输入 同电熔焊。 (六)焊接 同电熔焊。 (七)自然冷却

接头在冷却过程中应当处于夹紧状态。鞍形三通的冷却时间应当大于60分钟或者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开孔操作。

(八)封堵

按照管件产品说明书进行封堵。

实用文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