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是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多文化,不仅是文学巨子。他那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那份永远不灭的诙谐,正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他一生仕途坎坷,一

1

直生存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不停地遭贬、在这过程中,有一次遭贬对他的一生极为重要,这次遭贬形成了他旷达的胸襟、虽经历磨难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就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二年,他写诗讽刺新法被小人利用,在他的诗中大做文章,扭曲他的用意,最终他以“文字讽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是小官,又是闲职,此时苏轼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无以施展,内心极为郁闷。闲暇游赤壁古战场怀想古英雄抒发个人感慨。

二、解题

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

1、衍生于诗。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从章法上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一般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所见所感)

5、根据词作的风格将其划分为两派,是那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

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婉约派——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解题 1、《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念奴娇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到赤壁怀古英雄发个人感慨。

(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

2、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

怀古诗最常用的手法是怀古伤今,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着脚下滚滚而逝的长江之水,他想到了哪些古人,又由这些古人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身世之感呢?

2

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四、朗读

1、听朗读录音,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 2、教师正音,作诵读指导。 字词正音: ①故垒(lěi) ②纶巾(guān) ③早生华发(fà) ④还酹(huán lèi)

诵读: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速、语调;(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3、教师范读,全班齐声诵读。 五、研读词作,探究情感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

(一)、分析上阙

1.景是情感的触发点,那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 (作者在赤壁见到了什么景物)

明确:所见 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2、作者在描绘这些景物时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a、描述长江的句子,让学生齐读。 【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找两位同学描绘意境:

c、师重述:滚滚长江浩荡东流,掀起的滔天巨浪无休无止,淘尽无数英雄豪杰。

3、给你怎样的感受? 气势恢宏、意境壮阔

【明确】 长江具有怎样的特点? “大江”空间之壮阔,“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

①?? 字面: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把他们都淘洗

3

净吗?

②?? 面对长江我们会想起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谁的感慨? (孔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已”喻指时光的流逝。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再有当年的光彩。苏轼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

4、这句话暗含什么意思?作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生回答:

历史的车轮流转千年,英雄豪杰已被历史的风尘湮没,表达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向往。

小结: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作者描写赤壁景色,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 6、“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 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郎”。 7、 在我看来,“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这里,周郎是指周瑜,能否改成“周瑜赤壁’?联系课下注释揣摩一下。 明确:“郎”显得特别年轻潇洒,这是一个有亲切意味的美称。

赤壁,原不属于哪个人,词人却让他归了周瑜,赤壁因周瑜而著称。反过来,周瑜指挥了赤壁大战而扬名,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 8、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a、找两位同学描绘意境:

b、师描述: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9、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下面请同学们品一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