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27号线岩溶处理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武汉地铁27号线岩溶处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特大溶洞和岩溶异常点共有51个。场地区内揭露的溶洞高度绝大多数小于0.5倍隧道洞径;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对溶洞洞径大于3m且距隧道顶底板及边线较近的溶洞进行重点处理。 3)溶洞填充特征

各地层中溶洞充填情况见下表。

溶洞充填情况统计表

地层 T1g T1d P1g P1q C2h+c 合计 溶洞总数 441 95 1 298 60 895 全充填溶洞 个数 占% 半充填溶洞 个数 99 32 0 18 15 占% 无充填溶洞 个数 占% 147 16.42 12 1 1.34 0.11 10.06 195 21.79 3.58 0 2.01 1.68 51 0 77 18 5.7 0 8.6 2.01 38.1 203 22.68 27 3.02 390 43.58 164 18.32 341 从上表可以看出,钻孔揭示溶洞全充填的有390个,占溶洞总数的43.58%;半充填的有164个,占溶洞总数的18.32%;无充填的有341个,占溶洞总数的38.10%。

三叠系下统观音山组(T1g)、大冶组(T1d)灰岩中发育的溶洞以无充填为主,全充填、半充填次之;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及石炭系上统黄龙和船山组(C2h+c)以全充填为主,无充填次之,少量半充填。无充填溶洞或半充填溶洞洞壁多有灰华沉积。二叠系下统孤峰组(P1g)硅质灰岩仅揭露1个溶洞,为全充填。

钻孔揭示溶洞充填物多为棕红、棕黄、黄褐色黏性土或黏性土夹碎石。充填物状态不一,多呈软-可塑状,部分呈流塑或硬塑状;少部分溶洞充填中密的灰黄色角砾状土或碎石土。根据钻探情况,部分溶洞充填物钻探时钻具自沉或人工加压可以压下,其承载力极低。随着垂向深度的增加,

地下水交替活动减弱,岩石裂隙亦极为少见,溶洞分布也随之减少。

根据本次室内试验,软~可塑状黏性土具中等~高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硬塑状黏性土具中等~低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

研究表明,石炭系黄龙和船山组(C/2h+c)、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孤峰组(P/1g)及三叠系观音山组(T/1g)、大治组(T/1d)灰岩中的溶洞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未充填的溶洞富水性较强,半充填溶洞富水性较差,全充填的溶洞富水性最差;地下水位以下的溶洞基本处于饱水状态,溶洞空腔富水性很强。隧道开挖时应重点注意可能揭露富水含泥溶洞的突水涌泥问题。

4)溶洞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钻探、物探CT探测成果分析,物探CT推测岩溶异常点的高程分布规律与钻孔揭露的溶洞的高程分布规律基本吻合,场地内溶洞顶板高程大多分布在12~-20m高程段,其余高程段溶洞分布较少,表明场地灰岩中溶洞、溶隙处于武汉浅部岩溶发育带内。

结合钻探、物探探测成果分析,场地内溶洞、物探CT推测岩溶异常点多分布在基岩面以下10m范围内,溶洞、物探推测岩溶异常点总体上随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

1.1.2.2大花岭街站~江夏客厅站区间概况 1.1.2.2.1区间范围

大花岭街站~江夏客厅站区间起止里程为右CK36+525.200~右CK38+844.100,左线长度为2314.855m,右线长度为2318.900m,在左CK38+495.955设短链4.045m。区间施工工法为盾构法。在右CK37+110.000处设1号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在右CK37+700.000处设2号联络通道兼中间风井,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在右CK38+300.000处设3号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

1.1.2.2.2周边道路条件

大花岭街站~江夏客厅站区间沿文化大道自大花岭街站向南敷设,文化大道宽约45m,双向六车道,绿化带宽约3m,辅道宽约4m。 1.1.2.2.3与既有建构筑物关系

大花岭街站~江夏客厅站区间沿文化大道自大花岭街站向南敷设,沿线场地环境比较简单,多为荒地和商业小区。 1.1.2.2.4地下管线

沿线场地环境比较简单,涉及电力、电信、上水、雨污水等,管线埋深浅。现场施工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管线图,对施工范围内的管线进行复核和确认,确保管线的安全。 1.1.2.2.5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场地为剥蚀堆积垄岗区(长江III级地),地形有一定起伏。 1.1.2.2.6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表层为松散的人工填土及淤泥;上部硬塑状老黏土;下部为碎石土、可~硬塑状的红黏土;底部三叠系灰岩。根据勘探成果,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报告,本区间勘察揭露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覆盖层

场区覆盖层以填土层(杂填土、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粘性土(黏土、淤泥质黏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层(粉质黏土、黏土夹碎石、含砾中粗砂)、第四系残坡积物(次生红黏土、黏性土、中粗砂夹灰岩碎块互层)为主。

(2)基岩

本区段基岩以三叠系地层(中风化灰岩)、二叠系地层(中风化灰岩)为主,岩面起伏总体较小。 1.1.2.2.7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场地沿线地下水主要类型有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灰岩岩溶水等,上述几类地下水中,以上层滞水及岩溶水对拟建工程的影响最为突出。

(1)上层滞水

分布于沿线人工填土层中或浅部暗埋原沟塘处,主要接受地表排水与大气降水的补给,上层滞水因其含水层物质成份、密实度、透水性、厚度等不均一性而导致水量大小不一,水位不连续,无统一自由水面等特征,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标高17.50~25.00m。

(2)孔隙承压水

轨道27号沿线松散层中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Ⅱ级阶地上更新统砂土、含泥砂卵石层中承压水,含水层厚度一般2.00~6.00m,承压水位标高一般为14.00~18.00m,接受侧向补给与排泄,地下水水位年变幅一般小于I级阶地中承压水,本次勘察测得其承压水位标高为14.52m。

(3)碎屑岩裂隙水

勘察场地沿线分布有自古生界志留系至新生界下第三系多种基岩,基岩裂隙水多赋存于基岩裂隙中,补给方式主要由上覆含水层下渗补给,其次为有裂隙连通性较好之基岩直接出露于周边地表水体接受地表水补给,总体而言砂岩等硬质岩呈脆性,多具张性裂隙而含少量裂隙水,而黏土岩等软岩节理、裂隙多被泥质充填而水量极贫乏。

(4)岩溶水

主要赋存于二叠、三叠系灰岩裂隙或溶洞中,本次勘察中部分钻孔揭露的灰岩有一定的溶蚀现象,局部地段发现溶洞,洞内多被可~软塑状黏性土混碎石全充填或部分充填,溶洞、大型溶沟、溶槽发育(江夏客厅站附近AK38+200~AK38+380),钻探中存在掉钻现象,因石灰岩顶部一般有较厚的黏土隔水层,大气降水不易渗入补给地下水,以接受相邻的碎屑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