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年的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 9.D(竟:一直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见孝惠、鲁元,载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乃赐婴县北第第一 乃不知有汉 ..C.八岁卒,谥为文侯 而卒葬之 ..D.以太仆事孝惠 以此下心意 ..

10.C(A“之”分别为代词,“他们”和动词“到”。B“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和“竟然”。C均为实词“死”。D“以”分别为介词“以……身份”和动词“为了”。)

11.下列6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夏侯婴“忠义”的一组是()①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②告故不伤婴,婴证之③婴坐高祖系岁余④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⑤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⑥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11.B(①主要说明夏侯婴与刘邦的交情好;⑥反映夏侯婴的谋略。) 12.下列对选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B.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 C.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往世,死后被谥文侯。

D.夏侯婴忠心耿耿,废少帝,立代王,稳定了刘氏基业,促进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12.C(“八岁”意为八年。)

第Ⅱ卷

四、(24分)

13.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进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天子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答:。

②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答:。

四、13.(1)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进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天子/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2)①每当送客人回来,经过沛县四水亭,就跟高祖交谈,没有不谈到日影移动,天气已晚才走的。②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 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但终极得以逃脱,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送到了丰邑。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这首词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作答。(4分) 答:。

(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14.(1)首先,写景意境开阔,气势恢弘。“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而“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的秋波。其次,选择意象色彩斑斓。在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最后,虚实结合。作者写天、地、山、水是实写,而“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2)抒发诗人羁旅之思和怀乡之情。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 (1)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记念刘和珍君》)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自题小像》) 15.(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五、(共12分,每小题4分)

16.现如今,很多中学生都有手机,茶余饭后,拿着手机或打电话,或听歌,或上网,有的学生甚至带手机进课堂,对此,某校展开了“中学生能否带手机”的热烈讨论。假如你是学生家长请你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一下你的看法。(原创题) 答:。

16.正面:手机不是学习的必需品,在课堂忽然有来电或信息,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发短信,玩游戏,影响学习,该管。反面:学生使用手机,一方面便于学生了解一些课堂中无法了解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便于与家长联系。

17.下面是2011年世界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请你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会徽的内容并说说“U”的寓意。(原创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