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与“育人”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书”与“育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论文题目:“教书”与“育人”——基于新基础 教育的思考

专 业: 2011级课程与教学论

姓 名: 张文青

学 号: 2011021217

“教书”与“育人”——基于新基础教育的思考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师资水平日趋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

进入到中小学当中,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但是为什么现在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而教育改革的效果却不像老师学历增长的速度那么明显呢?究其原因,老师的学历虽然提高了,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老师的知识面更广了,知识容量更大了,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了,而相对来说比较内隐的教师素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在这里,笔者可以用“术”与“道”这样一对关系来阐述上面的矛盾。“术”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技艺、技术;“道”的本意是道路,有一定指向,引申为引导。道是抽象的、无形的,术是具体的、有形的。“细分起来,“道”又有“天道”与“人道”。天道指世界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形式,外在于人;人道指人的价值、人的伦理道德和认识,内在于人。”[1]

放到教育当中,笔者认为“术”可以理解为用来达到具体教学目标的方法、策略和手段等;而“道”可以理解为理念、规律或原则。老师的一种内在的人格状态、整体素养以及教学的理念和信仰,便是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道”。 “术”盛而“道”衰不能不说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峻的现象,用“术”可以会教书,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却不一定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因为学生在学校中要学会的不仅是一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以及树立对真、善、美品德的追求。“教师职业具有教人求真、向善、臻美的属性,这是人类赋予教师职业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社会存在的依据。然而,教师若要胜任这一使命,必须从内在素养的提高开始。如果教师本人没有真善美的品性,如果教师内心没有对真善美的向往,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对真善美的鉴别,如果教师行为没有真善美的体现,怎么能造就出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一代新人?”[2]要想使学生获得一个全面、均衡的发展,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素质的下一代。

20世纪80年代末,叶澜教授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1994年,叶澜教授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叶澜教授提出了教育的生命基础内涵,即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从教育的生命基础内涵思考真正高水平的师资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能够使我们澄清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区别,让我们知道怎样在教书的基础上更好的达成育人的目的。

在当前的学校教学中,教师过度追求“术”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多媒体的普及和使用使教师变得越来越依赖技术,甚至没有课件便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次数和量相对以前来说也减少了,更多的是把精心制作的漂亮精致的图片和文字呈现在屏幕上,学生有时竟至于不用打开课本,“一些阅读课,大量时间被音乐、图片、作者经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其他作品等充斥,学生没有时间去亲近语言、感知语言、熟悉 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进而运用语言。”[3]像很多数学课和英语课,有的教师会设置一些游戏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或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目标任务,课堂是更加热闹和活跃了,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热闹过后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是值得深思的。

在教学中,教师盲目效仿别人的“术”也是很常见的。学校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会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其他学校或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师不囿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比较有益的经验。但是有的时候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说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在刚推行的时候,大家对它抱有很大的期待,以为小组合作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一堂课不进行小组讨论那就不能算是一堂完整的课,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是其他学科,不管是真正需要还是不需要讨论,教师都会在课堂中加上小组讨论这样的环节,尤其是在公开课或应付检查时。 所以真正要学习名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就必须去追问技艺背后的谜底,去发掘隐藏在深处的“道”的力量。倘若流于形式,盲目仿术,必然弄巧成拙,无果而终。

教师的一种内在的人格状态、整体素养以及教学的理念和信仰,都可以称为教育当中的“道”。笔者认为之所以现在越来越多高学历的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教育改革效果却并不显著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人格的不完善,整体素养的提升不到位,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信仰。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手段的提升与进步,能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和容量,能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也能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见识,不能说完全起不到育人的作用,只是育人的层面还很低,还很肤浅。“中国20年来教育改革并不算十分成功,依据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依然是大面积的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自信心缺乏、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规范和行为习惯,等等。他们虽学科知识丰富但在非智力因素或情商方面却十分低下。[4]而教师的内在素养的提升,能在教给学生丰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健康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长期以来一直是在“教书育人”这个大框架内和逻辑前提下进行的。据此,先有教书后有育人,教书为本、育人为末,教书为正餐、育人为小菜。

教育改革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而展开的,改革的重点自然是围绕着教书也就是如何传递知识而展开。于是乎如何改革“教书”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课程、教材和教法的变革便成了改革的中心,“育人”只是点缀和陪衬。君不见,课程改了一次又一次,教材出了一版又一版,教法换了一茬又一茬,培训搞了一轮又一轮,脑子洗了一遍又一遍,到头来头脑给搞得发了昏,教育成效仍不见有大的改观,培养出来的学生依然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依然是缺乏基本的尊老爱幼、感恩同情之品质,依然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依然是心理脆弱、意志薄弱、一触即溃,依然是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依然是连最基本的接人待物、交往礼节都不懂。原因到底在哪?问题的根源又出在何处?”[5]这是学者孙庆民在2005年提出的一个疑问,显然,进入到2012年,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怎样提高学生稳定的、内在的、深层的、持久的、与生命共存的道德品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处事原则,需要从提高教师的这些方面的素养下手。教师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水平。

学者赵明仁提出“优秀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善于获得新知。教师必须有国际的视野,有大局观,教师本人才能有迫切的愿望去获得新知,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二是善于传播知识和方法。要善用方法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三是对职业、知识、学生要有执著与热爱。”[7]

叶澜教授所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2、知识结构。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3、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社区人员等。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组织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这种教育集中地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

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够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育这项事业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形成自己对于职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能够意识到在教育中的自我价值体现和自身对教育事业的价值,深切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树立符合时

代要求的教育理念。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广博、深厚和开放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等,以及相对精深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时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教师必须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勤奋踏实、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只有教师本人有迫切的愿望去获得新知,才能引领学生不断获得知识的更新。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用人格力量培育人格、以灵魂影响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本身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6]教师“在敢于担任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作风,时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与“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2]陈时见.重建教师职业的生命内涵——《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2(4).

[3]张琳.语文教学中的“道”与“术”[J].语文建设,2011(2).

[4]孙庆民.“教书与育人”抑或“育人与教书”[J].教育发展研究,2005(6). [5]孙庆民.“教书与育人”抑或“育人与教书”[J].教育发展研究,2005(6). [6]吴素琴.浅谈“教书育人”的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7]赵明仁.在提高教师素质中推进教育公平——“中国教师发展论坛(2007)”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