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的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社会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

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1949-195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之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时间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社会性质/发展程度)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属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多决定的。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

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应有清醒的思想准备。/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和私企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7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007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