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2中国行政史分六版打印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00322中国行政史分六版打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遇到的阻力:1)最高决策权的二元化。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 8、论述:试述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p244-246 采取的措施:

(一)严格办事规程,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 (二)改革文书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三)行政执行中的种种阻力

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首先,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破坏。

其次,临时政府内部成分复杂,意见极不统一。 第三,“次长内阁”难以有效运作。

第四,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难以将决策贯彻下去。 9、论述:试述抗战期间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p301

第一,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 第二,推行行政三联制。

第三,实行分层负责制。第四,推行幕僚长制。 第五,改进公文处理办法。

10、论述:试述行政执行的困难 p313-314

1)领导班子不力。 2)系统缭乱。 3)指挥失灵。 11、论述: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p320

第一,采取”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另一方面有便利人民选出的政权机关及时、有效开展管理活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第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门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建设也贯彻了这一原则。一方面,工农民主政权对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另一方面,工农民主政权实行高度的集中。

第三,贯彻精简和效能的原则。其一,精简行政机构。其二,严格编制定员。其三,减少副职,不设虚职。 三、名词解释 1、名词: p85-p87

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

朝觐:是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 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则是诸侯彼此在国度之外的郊野拜会。

世卿世禄制:是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卿是指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

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中外朝制:是指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 中外朝制的实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确保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皇帝通过中朝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指挥和控制国家行政活动。

三公宰相制,汉武帝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朝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3、察举:察即是考察,举即是荐举,就是在考啥的基础哈桑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其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制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对被举荐者进行策问,根据对策问等第高低授予相应官职。 4、九品中正制:从汉朝察举制演变而来的,其具体方法是由在中央任制的官员担任原籍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人士,总和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

4、六部:隋唐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人事、财经、文教礼仪、军事、司法监督和建设等食物,是执掌政令的重要职能部门。

5羁縻府州: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

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羁縻府州皆宜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容许其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收边州都督和各都护府的统领。

6、门荫: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贵族或关燕字第经服役一定年限或出钱呆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

行伍:是指士卒通过积累竣工而获得低级武职或勋位,然后再技工省钱为官的制度。

7、 两府三司制:两宋时期是君主专制权利不断强化的时代。由于皇权不断发展,相对则进一步遭到消弱。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故一般将宋朝中央行政体制成为两府三司制。

8、磨勘制度:定期勘察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包括勘验官员簿历文状的一系列程序,簿历文状包括解状、举状、家状、考状等。

9、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

南面官制:辽统治者模仿唐朝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但是也有契丹人。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南面官制由于杂采了几朝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