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修)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巴氏消毒法

D.滤过除菌 E.焚烧 12.生理盐水灭菌用 13. 室内空气消毒灭菌用 2.关于细菌变异的意义,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C.

形毒

态力

变变

异异

--

诊预

B.耐药性变异-治疗 断

14. 酒和牛奶消毒用 15. 血清的除菌用 四、问答题

1. 湿热灭菌的原理如何?共有哪些湿热灭菌的方法?各适宜于哪些物品的消毒灭菌?

2. 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如何?适宜于哪些物品的灭菌?

3. 简述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特点、适宜对象及使用注意事项。

4. 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5. 简述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6. 湿热灭菌为什么比干热灭菌的效果好?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名词解释

H-O变异、 S-R变异、 BCG、 质粒、 噬菌体、 转位因子、 耐药性变异、 温和噬菌体、

溶原状态、 基因转移、 基因重组、 转化、 接合、 转导、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溶原性转换 二、填空题 1.

有 、 、 、 。 2.L-型细菌是指 细菌,培养应选用 培养基。

3.白喉毒素是由 基因编码产生。白喉杆菌只有被 感染后,才可产生

该毒素。

4.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有

、 和 。 5.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 和 。 6.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将转导分为 和 。 7.

有 、 、 、 。 三、单选题 A型题:

1.介苗的制备是利用: A.形态变异 B.结构变异 C.毒力变异 D.菌落变异 E.耐药性变异

D.遗传型变异-基因工程

E.菌落变异-治疗

3.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质粒可以丢失

D.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结构 E.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有关 4.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述错误的是: A.对青霉素不敏感 B.抗原结构发生改变

C.呈高度多形性 D.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E.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5. 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6.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的遗传性状,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7. 溶原性转换:

A.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 B. 由性菌毛介导

C.由毒性噬菌体参与

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 E.由R质粒参与

8. 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9. 以噬菌体为载体, 将供体菌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

中的过程,称为:

A. 接合 B.转化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E.质粒转移 10. 细菌的性菌毛: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B.化学成份为多糖

C.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 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11. 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

菌中的过程,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刺激机体产生 。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B型题:

D. ST质粒 E. R质粒 12. 耐药性质粒是: 13. 毒力质粒是:

14. 编码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15. 编码耐热性肠毒素的质粒是: 16. 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11. 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包括 、 和 。 吞噬两种。 13. 等。

14. 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有 、 、 内

有 、 、 、

A.Col质粒 B. F质粒 C. Vi质粒 12. 吞噬细胞的吞噬结果有 吞噬和

A.形态结构变异 B.菌落变异 C.毒力变异

D.鞭毛变异 E.耐药性变异

17. H-O变异属于: 18. S-R变异属于: 19. 细菌L型属于 四、问答题

1. 何谓质粒?其主要特性有哪些? 2. 简述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感染、 细菌的毒力、 半数致死量(LD50)、 侵袭力、 医院感染、 败血症、 毒血症、

菌血症、 脓毒血症、 带菌状态、 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 二、填空题

1.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的 及 有关。

2. 细菌的毒力由 和 所决定。 3. 细菌的侵袭力是由 和 构成。

4.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包括 、 、 和 。 5. 定居于人的 和 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 6. 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包括 、 或 。

7. 内毒素是由 、 和 三部份组成;其毒性部分是 。 8. 外毒素的化学成份是 ,经甲醛处理可制成 。

9. 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

为 、 和肠毒素等类型。 10. 类毒素是由 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

等。

15. 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主要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三、单选题 A型题:

1.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是:

A.荚膜 B.菌毛 C.血浆凝固酶 D.芽胞 E.透明质酸酶 2. 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普通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E.芽胞 3. 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 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 透明质酸酶 4. 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A.H抗原 B.肽聚糖 C. O抗原 D.荚膜多糖 E.脂多糖 5. 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细菌的: A. 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入机体的途

6. 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A.食物中毒 B.发热 C.休克 D. DIC E.白细胞反应

7. 关于内毒素,错误的是: A. 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 其化学成份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 E. 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8. 关于外毒素,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份是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9.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10. 抗毒素是: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

C.肉毒梭菌

D.伤寒杆菌 E.霍乱弧菌 20. 化脓性球菌侵入血液以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扩散

至其他脏器,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称. 为: A. 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21. 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肉毒梭菌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 E.B+C 11. 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 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抗原性的物质 12. 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俱来,人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有针对性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13.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 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 14.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的物质有: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 A+B E. A+C 15. 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A. 多见于革兰阴性菌产生 B.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D.可制成类毒素 E. 耐热

16. 下述哪项与细菌的致病性无关: A.荚膜 B.菌毛 C.脂多糖 D.异染颗粒 E.磷壁酸 17. 与LPS作用无关的是: A.发热反应 B.休克 C . DIC D.骨骼肌痉挛 E.白细胞反应

18. 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A .脓毒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隐性感染 E.菌血症 19. 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白喉杆菌 C. 产气荚膜梭菌

D.破伤风梭菌 E.沙门菌 22. 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不在血中繁殖,引起的全身性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E.病毒血症 四、问答题

1. 细菌的致病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3. 列表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4. 病原菌感染人体的途径有哪些?举列说明。 5. 何为条件致病菌?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6. 简述机体抗菌免疫的机制。

7. 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由哪些因素构成? 8.何为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有哪些区别? 第七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一、单选题

1.由不同来源分离的同一种、同一亚种或同一型细菌,称为

A.界 B.门 C.纲

D.株 E.目

2.下列有关细菌的命名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种的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命名法

B.中文译名的属名放在前面 C.有两个拉丁字组成 D.前一字为属名 E.后一字为种名

3.下列有关细菌菌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菌种不同来源的细菌称该菌的不同菌株

B.同一菌种不同来源的细菌的性状必须完全相同 C.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为该菌的标准菌株

D.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时都以标准菌株为依据 E.标准菌株也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第二篇 细菌检验的基本技术 第八章 细菌形态学检查

一、名词解释

1.革兰染色 2.抗酸染色 二、填空题

1. 革兰染色的染料第一液为 、第二液是 ,第三液是 ,第四液为 ,革兰阳性菌染成 色,革兰阴性菌染成 色。 2.

D.媒染剂 E.固定剂 9.革兰氏染色中卢戈氏碘液起何作用

A.初染剂 B.复染剂 C.脱色剂 D.媒染剂 E.固定剂

10.芽胞、鞭毛、荚膜及异染颗粒等的染色需用什么染

为 、 、 色法 、

、 等类型。 3.抗酸染色常用于鉴别 菌C.抗酸染色

D.特殊染色 E.复红染色 A.美兰染色 B.革兰氏染色

和 ,前者染成 色,后者染成 11.细菌染色标本制作基本步骤 色。

4.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有 、 和 三类方法。 5.

是 、 、 、 。 三、选择题

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普通琼脂培养法

D.液体培养法 E.半固体培养法 2.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因为: A.形态不同 B.营养需要不同 C.生理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 E.致病性不同 3.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染色方法是: 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美兰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4.观察细菌物形态和动力,一般常用悬滴法或压滴法,而这种方法需要如何染色

A.单染法 B.复染法 C.不染色 D.革兰氏染色 E.姬姆萨染色 5. 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A.结晶紫初染 B.卢戈氏碘液复染 C.95%酒精脱色

D.酸性复红复杂 E.涂片、固定 6. 不染色标本直接镜检,可观察到细菌的: A.大小 B. 结构 C.颜色 D. 菌毛 E.动力

7.在观察有折光力的微生物或细胞时,应用何种显微镜

A. 普通显微镜 B. 荧光显微镜 C. 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 照像显微镜 8. 革兰染色中结晶紫溶液起什么作用:

A.初染剂 B.复染剂 C.脱色剂 A.涂片—染色—干燥—固定 B.涂片—染色—固定—干燥

C.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D.涂片—固定—染色—干燥

E.涂片—固定—干燥—染色

12.哪一种显微镜主要用于未染色的活菌的检查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 电子显微镜

13.革兰染色法可用于:

A.鉴别细菌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细菌的分类

D.解释发病机制 E.以上均可

14.检查菌体不同结构成分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须用何种显微镜

A.普通显微镜 B. 荧光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照像显微镜 15.采用悬滴法检查不染色标本时在显微镜下若看见细菌在液体中能定向地从一处泳到另一处,这称为 A. 分子运动 B. 布朗运动

C.真正运动

D.分子运动与布朗运动 E. 分子运动或布朗运动

16. 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标本最合适的亮度是

A.很强 B. 稍强 C. 减弱 D.稍弱 E.缩小光圈亮度

17.显微镜油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口径是

A.100×1.0 B.50×1.25

C. 100×1.25 D.100×0.25 E. 40×1.25 18. 鞭毛染色是属于什么染色法

A.单染法 B.复红染色法 C.革兰氏染色 D.特殊染色法 E.抗酸染色法

19.荚膜染色方法较多,但都属于什么方法染色

A.单染法 B.复红染色法 C.革兰氏染色 D.特殊染色法 E.抗酸染色法

20.染色标本时第一步是涂片,一般方法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