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项目,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行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行了“三个构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划、实训课程内容构建、实训课程情景设计,加强了“三个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队伍建设和实训教材建设,坚持了“三个规范”――实训课堂组织、实训课程管理、实训课程考核,有力地促进了教风学风的改善和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实行三个构划,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划

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系统构划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阶段式提高、螺旋式上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划如下:

1.课内实践模块,是技能形成的基础阶段,如《汽车构造》课程采取的“4+2”中的“2”,即每上4节理论课就对应2节课内实践课,其形式上相对分散,内容、进度上与理论教学同步。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学生观察模仿为辅,目的是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并形成初步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专业的兴趣。

2.专项技能实训模块,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如《汽车构造》课程集中进行的2周的“汽车拆装与调整专项技能实训”。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目的是使掌握专项的岗位技能,练就专业基本功。

3.综合实训模块,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全部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的4周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实训。其目标是将各种专项岗位技能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巩固、熟练并揉合在一起,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考取汽车维修高级工职业资格证。

4.顶岗实习模块,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使学生处于错综复杂的校外实际工作车间,综合运用所学本领独立处理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思路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独当一面、免去适应期奠定坚实基础。 专项技能实训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从形式上看相对集中,从内容上看相对独立,可设置为独立的实训课程。 (二)职业化的实训课程内容构建

1.实训课程与职业资格培训相融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旨确立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实训课程内容、分解落实到各实训项目,选用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作为实训教材,将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贯穿在实训课程的始终。

2.实训课程内容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来构建:把实训课程

设为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产品为载体来设计实训课堂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为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物品、一个故障或一项服务。 (三)实用化的实训课程情景设计

实训课程以建构主义、情景理论为基础的,强调在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练就职业能力。为此,我们结合实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了有利于学习情景的环境,包括与工作实际情景相一致、与生产一线相匹配的“硬环境”和从思维和教学的角度构建的“软环境”。

“硬环境”讲求实用、实效,划分为三个区:教学演示区、操作练习区、查询讨论区。教学演示区设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工作台;操作练习区,全部采用实物、实景,操作、训练设备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资料查询区备有各车型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及电脑网络设施。

“软环境”强调职业氛围的营造,使每一处设施、文字、图片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载体,激活环境的教育启迪功能。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的感觉和体验,接受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性成长。 二、加强三个建设,强化实训条件

1. 先进实用的实训基地建设。结构合理、设施先进、门类

齐全、工位充足的实训场(室)是实训教学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我们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实用性原则,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能要求,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将新、旧实训设备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实训模块之间力求资源共享。 先进性原则,实训设备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力求与生产(业务)一线装备水平相匹配,使实训项目体现出新技术、新工艺。 开放性原则,其一,实行实训时间、项目、设备“三开放”,由学生自主安排实训方案,提高学生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能力。其二,不仅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更致力于教学理念、管理体制的开放,使实训基地成为集职前教育、职后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实训基地。

2. 专兼结合的实训队伍建设。为建设实训课程急需的教师队伍,采用了专兼结合、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是借用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将的作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把将要开设的实训课程所需的校外指导教师数量、拟指导项目、时间要求等与企业磋商预定,并把能工巧匠们的示范操作摄录成音像资料,便于学生观看临摹,使兼职教师逐渐成为实训课程的主讲教师。二是制定了专职教师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教师通过下厂锻炼、拜师学艺、技能考级等各种途径技能达标。逐步形成了专兼结合、质优量足的实训教师队伍。

3. 立体化的实训教材建设。组成由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