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2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Word版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2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安民的民本思想,故选D项。

4.(命题点: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 )

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D.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解析:选A。材料中体现的两位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为近代民主革命反对清朝专制统治提供了借鉴,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选A项。

5.(命题点:顾炎武思想主张)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解析:选C。由材料“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可知,顾炎武在为否定君主专制找历史依据,故C项正确。

6.(命题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时期( )

A.王朝权力渐趋衰落 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

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 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解析:选C。材料提及徐光启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研究,顾炎武区分天下与国家,王夫之阐明物质不灭论等,这说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近代化趋向,故选C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宿迁期末)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 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

解析:选D。明清时期,除了在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如废丞相、设军机处)之外,还在思想文化上加强君主专制,其具体措施就是用程朱理学控制士人的思想,故选D项。

2.(2020·金陵中学期中)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 )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解析:选C。通过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其主张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

3.(2020·如皋调研)李贽讲“人必有私”,并说“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天下尽市道之交也”;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这两种观点都( )

A.体现了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B.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观愿望 C.批判了理学家们的虚假说教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解析:选D。根据“人必有私”“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可知,李贽认为私心是人的本性,追求利益也是人的本性,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态度。“盖皆本也”体现出黄宗羲主张发展工商业,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体现。故二者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

4.“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这句名言

出自( )

A.《明夷待访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B.《日知录》 D.《船山遗书》

解析:选A。这句名言的意思是治理天下好比两个拉木头的人,要喊着调子相互配合,强调的是君臣关系,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A项正确。

5.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由材料中黄宗羲的社会治理结构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故C项正确。

6.(2020·海安质监)宋代程颢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明末清初黄宗羲则指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这表明黄宗羲( )

A.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价值

B.提倡君臣关系的平等性 D.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解析:选B。依据材料“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可知,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共治,故B项符合题意;黄宗羲君主分权,实行君臣共治的主张打破了君为臣纲的传统,故排除A项。黄宗羲并未否定君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而不是君民关系,未体现民本思想,故排除D项。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据此可知,顾炎武( )

A.批判传统儒学 C.提倡经世致用

B.具有民族思想 D.反对君主专制

解析:选B。根据材料“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异姓改号为亡国,清军入关,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为亡天下,这说明顾炎武具有民族思想,故选B项。

8.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 )

A.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 D.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解析:选B。顾炎武主张知识分子的治学应坚持经世致用的学风,以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己任,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选B项。

9.(2020·扬州调研)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 )

A.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 C.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 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

解析:选A。根据材料“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化行”可知,顾炎武认为民间教化也需要一定的财富积累,故选A项;结合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有了物质条件更有利于“天下平矣”,并不是破坏公序良俗,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顾炎武认为财富积累利于民间教化的推行,君主实施仁政并非此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顾炎武认为财富积累是儒家道德标准实施的条件之一,并不是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故排除D项。

10.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同时又主张“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这体现了( )

A.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 B.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 C.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D.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

解析:选C。根据题干可知,王夫之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但同时也主张顺从传统儒家伦理等级秩序,这体现了他对儒家的批判与继承,故选C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