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分布]

考知识内容 试 要求 (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的概念 (4)碰撞理论 (5)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b c T30(2) T31 T21 T30(一)(3) a T30(一) T22 b T30(1) T21 T12、T21 T14、T22 T17、T22、 b T18 T21 T21 T21 4月 10月 4月 11月 4月 11月 4月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1月 T30(一) T22 T30(一)(3) T30(3)③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Δc-1-1-1-1

表达式:v=,单位为mol·L·min或mol·L·s。

Δt3.规律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组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选D。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都为正值。

2.(2020·杭州高二月考)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2 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 mol·L,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A.0.03 mol·L·s C.0.12 mol·L·s

-1

-1

-1

-1

-1

B.0.015 mol·L·s D.0.06 mol·L·s

-1

-1

-1-1

解析:选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ΔcΔc0.06 mol·L-1

表示,表达式v=,由表达式计算可得: v(NO)===0.03 mol·L·s

ΔtΔt2 s

-1

-1

,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v(NO)∶v(O2)=2∶1,即0.03 mol·L-1·s-1∶v(O2)=2∶1,则v(O2)=0.015 mol·L-1·s

-1

,B正确。

3.(2016·浙江4月选考,T18)X(g)+3Y(g)

2Z(g) ΔH=-a kJ·mol,一定条

-1

件下,将1 mol X和3 mol Y通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s B.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 C.10 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 D.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答案:C

题组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4.(2020·浙江名校联考)对于可逆反应A(g)+3B(s)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min B.v(B)=1.2 mol·L·s C.v(D)=0.4 mol·L·min D.v(C)=0.1 mol·L·s

解析:选D。本题可以采用归一法进行求解,通过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折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B项中的B物质是固体,不能表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C(g)+2D(g),在不同条件

示反应速率;C项中对应的v(A)=0.2 mol·L·min;D项中对应的v(A)=3 mol·L·min

-1

-1-1-1

5.(2020·宁波十校联考)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素有“工业味精”的美誉。在氧化

钕(Nd2O3)等稀土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4CO+2NO2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CO)=1.5 mol·L·min B.v(NO2)=0.7 mol·L·min C.v(N2)=0.4 mol·L·min D.v(CO2)=1.1 mol·L·min

-1

-1

-1

-1

-1

-1

-1

-1

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

解析:选C。转化为相同的物质进行比较:B项v(CO)=1.4 mol·L·min,C项v(CO)=1.6 mol·L·min,D项v(CO)=1.1 mol·L·min,C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6.用纯净的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

-1

-1

-1

-1-1

A.OE段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min)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D.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

解析:选B。OE段、EF段、FG段中生成的CO2分别为0.01 mol、0.02 mol、0.005 mol,则消耗HCl的量分别为0.02 mol、0.04 mol、0.01 mol,用HCl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0.2 mol/(L·min)、0.4 mol/(L·min)、0.1 mol/(L·min),所以EF段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G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2)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3)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A+bB

cC+dD,比较

v(A)v(B)v(A)v(B)

与,若>,则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的大。 abab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

概念: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上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注:

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题组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018·浙江4月选考,T22)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 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