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蝉花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药蝉花的研究进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药蝉花的研究进展

摘要:蝉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用真菌,具有促进造血、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抗 衰老等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杀虫的功效。近年来,其主要活性物质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做

了大量实验研究。因此主要从分类、活性成分、药理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其取得的成果作简要概述,并对

蝉花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蝉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名蝉蛹草、蝉茸、

胡蝉、蜩等,与冬虫夏草同属于菌物界、真菌门、子囊菌

其子座聚生至近丛生,从成虫寄主的整个腹部长

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是蝉在土中的若虫

出,子囊壳斜埋在子座内p1。

被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寄生致死的带2蝉花的活性成分

菌尸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蝉花含有肝糖、虫草酸、多种

体,其在头部长菌丝形成的子座,形似花蕾故名蝉花。

必需氨基酸、甘露醇及多种生物碱等有效物质,具有抗

《本草纲目》记载:“出蜀中,其蝉上有一角,如花冠状,

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对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进谓之蝉花。”蝉花具疏风散热、定惊镇静的功效。早在

行测

宋代唐慎微著的《证类本草》中就记述其有主治d,JD

定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脂肪等的含量,结 “天吊,惊痫,瘛疚,夜啼,心悸”等功效。本文对十年

果显示,蝉花含蛋白质总量为39.35%,含有16种氨 来国内外对中药蝉花的开发与应用作一归纳总结。

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最多,与文献报导的冬 1蝉花的分类

虫夏草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相近。多糖含小野兰山曾在《本草纲目启蒙》中记载蝉花:“梅

雨后在树下阴草处蝉,出蝉蜕中出头于土上,因久雨而量为

不能出土上,闷死,头上生菌。”?目前认为蝉花有以4.44%,脂肪含量为6.97%,并含有Cu、Mn、Zn、Cd、

Pb、Ca、Fe、Mg、Cr、Co等元素,样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 下几类。

1.1 大蝉草

以Mg元素最高,其次是Fe、Zn、Ca元素,其中蝉花子

浙江、四川以及宁波产的蝉花是蝉棒束孢菌,其子 座的Mg元素含量高于菌丝,菌丝Fe元素的含量囊壳阶段就是大蝉草旧J。又名金蝉花,其子座单生、2 大大

个或多个,不分枝,棒状褐色;可孕部顶生棒状,柄柱 高于子座”1。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蝉拟青霉含有糖原、甘状;子囊壳埋生,拟卵形;子囊孢子断裂,次生子囊孢子 柱状,寄生的蝉若虫较大。 1.2蝉拟青霉

醇、多种生物碱及麦角甾醇等成分,其中含甘露又名雌蝉花,属半知菌类或有丝分裂孢子真菌。 糖其孢梗束自虫体头部丛聚成束长出,浅黄色,长1.5— 2.18%,多糖21.73%,蝉拟青霉中所含的多种氨基 6.Ocm,前端膨大,呈纺锤形。它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分 酸、多糖、甘露醇均与冬虫夏草相近,且重金属As、Hg、

Pb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低,其中Hg未检出,说明蝉拟

生孢子梗上的分枝多局限于顶部,孢梗粗而短,密集,

分生孢子较大,常弯曲。 1.3小蝉草

广东的“小蝉花”和福建的“土蝉花”经鉴定就是 小蝉草,其分生孢子阶段是待定名的棒束孢菌。其子

座从寄主前端长出,单生或2—3个成丛,高2.5—

6cm。中空,柄肉桂色,干后深肉桂色,粗1.5—4mm; 头部棒形,肉桂色至茶褐色,干后浅朽叶色,子囊壳埋 生,长卵形。 1.4蝉生虫草

青霉比冬虫夏草更具安全性。 3蝉花的药理作用

3.1霉多糖能阻遏由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改善

并调节大鼠营养状况和造血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

疫功能使大鼠体重、胸腺湿重指数、外周血WBC数、 Hb含量、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等显著提高¨01,同时不 同剂量蝉拟青霉多糖能提高大鼠外周血WBC数,激

活肺泡巨噬细胞,并具有剂量依赖性?J,也有报道称 蝉拟青霉具有类似Con A的作用¨2|。

滋补强壮

蝉拟青霉多糖能减少Ch、TG的含量”1,增强老龄

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细胞免疫功能

及增殖反应能力,使老龄大鼠低下的免疫功能得以改

善№J。说明蝉拟青霉多糖能增强老龄大鼠的免疫功

能和减少老龄大鼠体内脂质的含量,可能具有滋3.5改善肾功能

补强 通过分离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壮作用。

观察人工培育蝉花菌丝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3.2抗疲劳、抗应激、抗衰老 明

c)

蝉花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实验小鼠的游泳时间,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人工蝉花菌

丝组能显著抑制HMC增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人工

显提高常压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及在高温下的存活

时间,表明蝉花水煎剂有抗应激、抗疲劳的作用。当蝉花菌丝组能显著抑制FN的合成,与正常对照机 组相 体处在不良环境下,蝉花水煎剂能促进内环境保比,其作用与洛汀新组相近。说明人工蝉花菌丝可持相 有 对稳定,从而增强了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蝉花

水煎剂高剂量组对雄性果蝇能显著地延长寿命,表明

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_7j。王砚等实验表明蝉花水

煎剂能明显延长实验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提高常压

缺氧状态下及在高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证明蝉花具

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旧J。 3.3镇静催眠

蝉花组小鼠给药1h后测定10min内自主活动次

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蝉花还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 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蝉花亦能增加

小鼠在单位时间内的入睡率。由此证明,蝉花有较好

的镇静催眠作用。同时研究表明,人工培养品与天然 蝉花作用相近¨1。 3.4免疫调节

蝉拟青霉能使PP细胞(胰腺内分泌胰多肽的细

胞)中的CD3细胞微量升高且有一定意义"J,蝉拟青

效减缓肾小球硬化及肾纤维化¨31。 3.6促进造血功能

民间常将蝉花作为补肝明目、安神食品与其他食

品一起食用,中医学认为“肝藏血”、“目得血则能视”, 四氧嘧啶造成的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血糖。蝉花

能明显对抗失血性贫血和对抗盐酸苯肼贫血。且高剂

量组的作用与阿胶组相似¨引。 3.7抗肿瘤

真菌多糖特别是1,3一B—D—G,是潜在的巨噬

发酵方法,经三种培养基筛选,以培养基中含有蚕蛹

粉、鸡蛋等动物源成分效果较好,可能提供了真菌寄主 体内类似的激素等促进因子mJ。

但人工蝉花只有子座(子实体)而无虫体,外观上

血与肝、目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蝉花能降低

细胞激活器并且能够刺激TNF—d的释放¨引,研究发 现,虫草多糖对小鼠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

有抑制作用¨6J,一定浓度的蝉拟青霉多糖能使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的增殖率升高,较高浓度多糖能抑制白血

病细胞株U937、K562的增殖,同时蝉拟青霉多糖能提 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hTNF—a、hlFN一1Ⅲ1。 3.8杀虫

蝉拟青霉在害虫防治上有很大的优越性,是一种

有潜力开发成为生物农药的真菌。采用蝉拟青霉孢子

粉处理小菜蛾幼虫,结果表明,蝉拟青霉可以在小菜蛾 幼虫和蛹上寄生,并导致小菜蛾死亡¨8’19 J。蝉拟青霉 分生孢子、菌丝、发酵代谢产物均对蚜虫有一定的杀蚜 效果㈣]。并且已经有人将蝉拟青霉子实体用40%乙

醇提取物经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溶剂依次萃取 (剩余溶液为水溶组分),再经过大孑L树脂、HPLC和

Sephedex LH一20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对酸稳定和胃蛋

白酶不敏感的白色粉末状杀虫活性化合物旧1|。 4蝉花的人工培养

蝉花的临床应用,古代文献始终围绕其疏散风热、 安神解痉的作用,并没有太大发展。笔者认为其主要

原因为:一是古人并不知道菌与虫的关系,始终将蝉花 当作蝉的一种,使用时亦从蝉的特性来考虑,未能发掘 其潜在价值;二是蝉花从古至今只有野生,没有人工栽 培,产量上远远不及蝉蜕,这也造成了临床上只知蝉蜕 不知蝉花的情况。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开发蝉

花的人工培养品,提高产量,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4.1液体培养

人工蝉花具有不依赖自然条件、培养周期较短、产 品质量有保证、可较大批量生产等优点,为解决野生蝉 花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参照虫草真菌的液体

与虫菌复合的野生蝉花有较大区别,因此不宜作为药

材上市,可作为有关药品或保健品的加工原料。 4.2固体培养

ii

蝉花固体培养物是将蝉花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培养而获得的,是蝉花菌丝体、蝉花代谢产物和剩余培 养基的混合物,与人工蝉花的纯子实体不同(含有剩

余培养基),也不同于野生蝉花的虫菌复合体。从活

性成分含量来看,蝉花固体培养物不如人工蝉花和野

生蝉花高,但其制备工艺简单、周期较短、成本较低,如 能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活性成分含量,也是很有前 景的

野生蝉花代用品【23|。有人以麦皮、玉米粉、豆饼粉、米 糠和谷壳为基质,按一定比例配制,分装于耐高温高压 的塑膜袋内,采用常规高压湿热灭菌后备用的固体方

法来培养蝉拟青霉ⅢJ。

5蝉花开发的展望 ?

5.1蝉花生理活性物质的进一步研究 虫草类真菌能产生多种在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上

有重要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按化学结 构分

为多糖类,腺苷类,环状肽类,生物碱类,酶类等,具有

促进造血,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

肿瘤,抗衰老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杀虫的功能。对蝉 花菌丝体和发酵液的生理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的深入

研究,可开发其新的功能组分和生理功能;也可将蝉花 作为新的功能食品和生物农药进行开发,扩大其应用 范围。

5.2蝉花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

如何有针对性地分离纯化,如明目、镇惊等活性成 分,开展药物化学和药理研究,开发蝉花新中药现代化 制剂,综合开发利用蝉花菌丝体为功能食品,利用无性 孢子开发生产绿色生物农药,人工培养蝉花形成高科

技产品,应引起足够关注。 5.3蝉花体外培养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蝉花的体外液体或固体培养的成本较高,产量较低,

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摸索蝉花 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以配合中药蝉花的开发和应用。

polysaeeharides钿I Antmdiae删orma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