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 作用

(1)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2)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 四个全面的需要

(1) 全面建成小康,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物质力量要和精神力量都改善)

(2) 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风险和挑战更大,困难和阻力更多(需要

社会道德的价值引领到协调各种利益

(3)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4)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 核心:为人民服务 (2) 原则:集体主义

A、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民行为选择的主导型原则(集体主义成为调节国家、集

体个人利益的最重要原则) B、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C、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 大学生怎么投身道德实践 (1)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 (3)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4) 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5) 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社会公德

1、社会生活与公共秩序

(1)社会生活的表现: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A、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C、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的重要保障 D、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如何遵守:A、认真学习、自觉培养功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公的的能力

二、职业道德

1、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大学生怎么办?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B、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2)树立正确的创业管 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B、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三、家庭美德

1、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内容: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2、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恋爱观,积极供养家庭美德。

四、个人品德

1、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2、作用:(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3、如何加强?

(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采取有效地道德修养方法

(3)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自觉原理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5)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制体系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1、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只调整一部分) (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三、我国的宪法与法律不恩

1、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2)宪法确立的制度:A、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做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B、基本政治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巩固和发展,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知道集体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

行监督和管理。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1)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各种政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主要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秉承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法律。

(3)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主要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

(4)经济法: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敢于和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出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主要包括:预算法、价格法、人民银行法,税收法律,金融业监督法律,农业法律,重要产业法律(铁路、公路航空等),自然资源法律等

(5)刑法:主要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1)诉讼法: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这回纠纷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刑事和民事诉讼法。(诉讼) 诉讼法明确规定公民等组织认为自己得合法权益被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时,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立行驶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徐进子女更正机关依法行驶行政职权。 (2)非诉讼法: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节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仲裁法、人民调解法、引渡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等法律,健全了非诉讼法律制度。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控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1)要坚持立法先行和立改废释并举(完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等)

(2)要保证法律规范的质量(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程序正当化,提升立法技术、规范立法形式) (3)要畅通民意表达机制以及民意立法的对接机制(权利机关内部制约协调机制,监督机制)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1)要增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可实施性 (2)完善法律实施体制以及法律设施 (3)要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1)科学配置权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制约) (2)规范权力的运行(为全力的运行设定条件、范围) (3)防止权力的滥用 (4)严格对权力的监督

(5)加强对违法用权的责任追究 (6)健全权益救济机制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体

制)

(3)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部门专门队伍和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

人才培养机制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的党内法规

(2)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3)要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6、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见书

P317

(1)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为目标。 (2)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3)公正司法: (4)全民守法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性。 (3)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4)党依法执政,既要求党按照宪法治理国家,又要求党根据党内的法规来管党治党。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让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1)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强调任何人都一律平等;德治是

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2)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约束力,但约束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太相同,法治主要以国家强制力

为后盾,通过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预防作用等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行为追究责任,而德治主要通过人们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对公民进行教化,并对违反行为进行谴责

(3) 法治主要靠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形式来推进,而德治主要靠培育和弘扬道德途径累实现。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制国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含义: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 党自己得理想目标、思想感情和利益关系等于法律发生冲突时,能够按照法律指引自己得行为。 2、 法治思维的内容

(1) 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的不可为抗性 C、 权力制约

D、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起点和发展平等)、规则公平、救济公

平(司法救济、行政救济、社会救济公平) E、 人权保障:宪法保障(前提、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

和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结合第八章的人权看 人权:(1)人全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2)人权和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3)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