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选十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RC串联电路充、放电的暂态过程,加深对该电路的理解。具体要求做到: 1. 观察RC电路在充、放点过程中VO和VR的变化规律;描绘出VO和VR的实验曲线; 2. 了解时间常数τ和半衰期T1/2的物理意义,并计算出它们的量值。

二、仪器设备

电阻箱、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

三、参考书目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三册(1979年版)P.158—163。 2.华中工学院等合编《物理实验》基础部分P.151—157。 3.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P.319—324。

4.A·M.波蒂斯、H.D.扬《大学物理实验》P.135—148。 5.南京工学院编《物理实验》教学参考书P.182—189。

四、基本原理

RC电路的特点是充放点过程按指数函数规律进行的。

1. 充电过程

在图1的电路中,当K扳向“1”的瞬间,电容器尚未积累电荷,此时电动势E全部 降落在R上最大的充电电流为IO=E/R;随着电容器电荷的积累,VO增大,R两端的电压VR减小,充电电流i跟着减小,着又反过来使VO的增长率变的缓慢;直至VO等于E时,充电过程才终止,电路达到稳定状态。

VR 1 K 2 E R C VC

图1 RC串联电路

在这过程中,电路方程为:

Q=E (1) CdQdQQ??E (2) 用i?代入,得:RdtdtCVR+VO=iR+

由初始条件:t=0时Q=0,的(2)式的解为:

?tRCQ?CE(1?e)

(3)

t?QVo??E(1?eRC)

C从(3)式可见,Q和VO是随时间t按指数函数的规律增长的,函数的曲线如图2(a)所示。

dQE?RC相应可得: i? ?edtR (4) VR?iR?Ee?tRCt

式(4)表明,充电电流i和电阻电压VR是随着时间t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起函数曲线

Vc Q E 0.63E E/2 VR i E E/2 0.37E t t 0 ?20 ?2 ? ?

(a) (b) 图2 电容器充电时的函数曲线 如图2(b)所示。

2. 放电过程

在图1的电路中,当电容器C充电后(VO=EK),把开关由“1”扳向“2”,此时电容上C上的电荷就逐渐通过R放电。当开关刚扳向“2”一瞬间,全部电压VO=E作用在R上,最大的放电电流为IO=E/R,随后VO逐渐减小,放电电流i也随着减小,这反过来又使VO的减小变的缓慢。在这过程中,电路的方程为:

RdQQ??0 (5) dtC?tRC由初始条件t=0时,QO=CE,得(5)式的解为: Q?QOet (6)

?Q?EeRC VO?C (7)

?dQ??EeRC VR?Rdtt式中VR出现了负号,表示放电电流与充电电流方向相反。

从(6)、(7)两式可知,Q、VO和|VR|是随时间t按指数函数规律减小的。其函数曲线如图3所示。

乘积RC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从(6)式可知,当t=?=RC时,电容器上的电荷下降到初始值QO的36.8%。因此,?可作为反映RC电路充放电速度快慢的特征值。

与时间常数?有关的另一个在实验中比较容易测定的特征量是Q下将(或上升)到QO一

半是所需要的时间T1/2,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由(3)、(4)式可得:

T1/2=?ln2=0.693

(8) ?=1.443T1/2

当然,在理论上,t为无穷大时,才有VO=E,i=0。但实际上t=4?~5?时,可近似的认为已充电或放电完毕。从图2、3中可明显看到这一点。

Vc |VR| E E/2 0.37E t 0 ?2?

图3 电容放电时的函数曲线 若图1中的开关K在“1”、“2”端迅速来回接通电路时,电容器家体地进行着充电与放电。这个开关的作用可用一个方波来代替,如图4所示。在上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E,

Vl+E 0

t1 TK t t2

VR 充 + + VC - - Vi 放 Vc+E 0

t

VR+E 0 -E

t

图4 当?<

对电容器充电;在下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为零,电容器放电,显然方波的作用代替了开关。

若电路的时间常数?<

再来看VR,它的波形与充放电电流的波形是一致的。在t1时刻,输入的方波从0跳变到E,此瞬间方波的跳变全部降落在R上,使VR产生一个同样大小的跳变,而后随着VO的生高,VR很快降至零,这样在R上就形成了一个正的尖脉冲,到了t2时刻,由于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相反,所以VR从零跳至一E;同时随着电容的方电,VR有很快回到零,这样又形成了一个负的尖脉冲。VR随t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五、实验内容

1.按图5接线,将方波讯号输入RC电路。观察?与TK在不同比值时,VO波形的变化。改变R值,使?=RC=N·TK,N可依次取0.05、0.2、2,将观察到的相应VO波形,按荧光屏上的坐标网格转描与坐标纸上。在报告中对图形做理论分析。

方波 发生器 R C 图5

2.将图5中的示波器接到R两端,观察相应的VR波形,并用相同的方法描绘于坐标纸上。在报告中对图形做理论分析。

3.由VO或VR的波形图测定T1/2,然后根据(8)式计算出时间常数?’并与理论值?=RC进行比较,求准确度。

六、数据处理提示

1.图5中的R值可按R=N/2Cf求出(RC=N·21f),式中N可依次取0.05、0.2、2(C为0.01?,f为方波频率可从方波发生器上读出)。注意:R阻值中,除电阻箱阻值外,还应该包括方波发生器的直流内阻。

2.用示波器测定T1/2的方法基本有下述两种:

(1)用已知方波周期T对X轴定标,求出分度值后计算出1/2。如已知方波周期为T,它在X轴上占有M小格,则此时X轴的分度值为T/M;如果T1/2这段时间在X轴占m小格,则

(2)调节示波器扫描时间旋钮,将微调旋钮顺时针旋到cal位置,选取适当时标档级,用触发扫描方式调节待测波形,读取该波形在T1/2时间内X坐标轴上的格数,把它乘上时标档级,即得T1/2的时间。

例如选用时标档级为10?s,数得该波形在T1/2时间内X坐标轴上的格数为4.0格,则

七、观察与思考

1.如何理解在RC串联电路中任意时刻VO、VR与输入方波V1都应满足电压平衡V1=VO+VR的关系?

2.如何理解当?>>TK时(如该实验中N=5时)VO、VR波形的变化? 3.如何理解电容具有高频短路、低频开路的性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