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毕业论文(设计):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零件在设计加工过程中分析了轴的特点及作用,介绍了轴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要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工装夹具、定位元件、基准的选择、定位方式、对刀、工艺路线拟定、程序的编制、数控车、数控铣等。

着重说明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及特点 、控刀具的要求与特点 、数控刀具的材料 、选择数控刀具时应考虑的因素、工件的安装 、定位误差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 、数控车床的主要加工对象、数控车床的坐标系、零件图形的数学处理及编程尺寸设定值的确定 、工步顺序的安排 、切削参数选择 、数控铣床的主要加工对象等。全面审核投入生产制造中。其中轴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装夹、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程序的编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前 言

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行业的总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一方面为全社会日用消费品生产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装备。据估计,工业化国家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约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可见,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21世纪的工业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与作用。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机电产品日趋精密和复杂,且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改型频繁,用户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中小批量的零件生产越来越多。这对制造业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市场能提供满足不同加工需求、迅速高效、低成本地构筑面向用户的生产制造系统,并大幅度地降低维护和使用的成本。同时还要求新一代制造系统具有方便的网络功能,以适应未来车间面向任务和定单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数控技术为主的现代制造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及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是制造业实现柔性化、自动化、集成化及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 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基于PC平台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之后,我们走向社会之前的一次综合性设计。主要用到所学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着重说明一轴的数控加工方法,即零件图样的分析、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数控程序的编制。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加了解数控加工的含义,以及懂得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怎样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以后从事这项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零件图样工艺分析

1. 未注倒角1×45o,锐角倒钝0.2×45° 2. 端面允许打中心孔。

3. 材料:45#,调质处理HRC 26~36

1.1零件图样分析

由零件图所示,该零件是复杂的轴类零件,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零件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也由一定的要求,欲加工该零件必须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以及切削用量,相关的切削参数。在选择基准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先加工零件的左端,以零件的内孔面轴线为基准,在掉头,然后加工零件的右端,以加工后的零件左端为基准面,进行车削。

1.2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面、圆锥面、顺圆弧面、逆圆弧面、螺纹面、沟槽面及内孔面等表面组成.图示零件各几何元素之间关系表达清楚完整,其中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320-0.05的 外圆面、锥面、¢380-0.05的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1.6um。零件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26-36HRC,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好。

根据上述零件几何结构分析及技术分析,选择棒料,毛坯尺寸为¢55×120。在数控车床上按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进行加工。粗加工时,为保证高的表面质量,留余量0.25mm待精加工。依据基准统一原则与重合的原则,精加工时,以¢22-0.050的内孔面轴线为基准,加工轮廓的外形,按“先基准后其他”的加工顺序原则,先加工¢22-0.050的内孔面。由于工件有硬度要求,粗加工后、精加工之前进行调质处理,加工过程中,应穿插安排检验的辅助工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