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于永正《爱鸟》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谈于永正《爱鸟》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于永正《爱鸟》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文教学审美化,就是从美学、美育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涵养的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促进学生审美创造地作文。[1]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只要善于发现美,无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成非常出色地文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总是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有教育专家指出,于老师的作文课有趣、有味、有奇、有感,作文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新颖,独树一帜。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挖掘作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上课开始,于老师放了一段伴有鸟叫声、流水声的优美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并进行片断的描写。 如:一个春天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红红的脸蛋,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美丽茂盛的小树林。树林里,小鸟们早就醒了,从树上飞来飞去互相呼唤着,像是一起来练声。听!多美妙! ……

学生们惧怕写作的心理一直都是让教师头疼的问题,从惧怕到排斥写作,而笔者认为,作文绝不是靠外界的压迫努力挤出来,于老师深刻地理解学生写作的心理,巧妙地用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通过听觉提供想象的空间,感受到音乐美、意境美,并且调用记忆仓库中的相关素材,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燃起写作欲望,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片断来,此时,学

生已经被学生带入一个创作的佳境。 二、积极寻求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途径

(一)角色扮演,幽默诠释生活美,在审美体验中诱发审美情感指向

(于老师扮成这个猎人,出现于课堂之中)

师:哈哈!这树林里的鸟真多呀!这只大山雀多肥啊!我看它往哪飞!(“啪”的一声枪响)唉,没打着。

生:(纷纷站起来,齐声)叔叔,不能打!不能打! 师:我能打,我的枪法好得很!别吵,别把鸟儿吓跑了。 生(齐声)不行!因为鸟可以捉虫子。

师:我知道。可是它的肉好吃。俗话说“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半斤。”不信我给你们一人打一只,拿回有烤一烤,尝一尝!

生:(齐声)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齐声)因为鸟能吃害虫呢。

师:吃害虫?一只小鸟能吃多少害虫?没事!打! 生:它一个夏天能吃三千多只害虫呢。 师:胡说!我才不相信呢。

生:叔叔,这是书上写的。一只鸟能吃三千多只害虫,那一树林子里的鸟能吃多少害虫呢?你要是一天打一只鸟,这树林里的鸟迟早要被你打光的。这样,大自然的生态就失去平衡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内容多彩,生活经验丰富,孩子们就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文也会不断地丰满。于永正老师为了引导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捕鸟”生活情境之中,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指向,变身“猎人”,扮演之惟妙惟肖,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既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又作为自然生活的扮演者,将课堂与生活挂钩,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写作对象,为后面的说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情境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场景表演也恰如其分唤醒学生记忆片段,并通过师生之间双向互动,逐步激发学生表达美的愿望,悟出更深层次的美,并将这种美的体验以及情感形成文字表达出来。 (二)训练思想,让学生学会构造美

(学生劝阻猎人不要捕鸟的行动尚未成功,老师让学生坐好,去掉猎人的装束。)

师:大家对这位同学对这个猎人说的话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你们感觉到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你们缺的是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的知识。这里有一篇文章,里面具体告诉你们为什么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过后就会对猎人做说服工作了。你们想不想读? 生:(齐声)想!

师:书到用时方恨少。(师发阅读材料,让学生快速阅读,然后请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让学生抓住每段的要点。) 学生极力劝说“猎人”放弃捕鸟,可说辞不够有说服力,源于“自己对鸟儿的作用了解太少”,这也是生活经验的缺乏,学生顿时遭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审美经验匮乏的缘故,不是世界缺少美,而是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作文教学中美的构造便无法进行。无论是动态的美,还是静态的美,要把他们表现出来,除语言之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结构。[2]于永正老师角色扮演,建构对话,显然弥补不了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少。于是,教师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编写阅读材料,学生们尽情阅读,热烈讨论,从多方面认识到大自然中的鸟对人类的帮助。因此,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遣词造句的语言美,并内化吸收转化表达的准备和铺垫,对于美的构造,当学生充分掌握方法时,创造过程也变得“笔下如有神”,源源活水巧自来。

(三)说真话、吐真情,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在表演结束后,学生的习作纷纷呈现《爱鸟》、《不要伤害鸟》、《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树林里不再有枪声》等题目,事实证明,有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于老师将生活引入课堂,师生的对话构建,逐步培养学生的爱鸟之心,这也是生活情感的真实流露。再次想起叶老的一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于永正老师课堂的魅力就在于通过自身的艺术天赋将生活演绎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向着真实的生活创作,倾吐着自己对美的冲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地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的审美素质。[3]作文教学的美育应从情感入手,教会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