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课练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课练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课练

第一课时课堂作业

1.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 ,也傍 学种瓜 。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 ( ) 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

傍 ( ) ①靠近 ②并排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2.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1.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桑阴 (1)① ①

(2)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

1.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1)稚子: 。 (2)钲: 。

(3)磬(qìng): 。 (4)玻璃: 。 2.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1.(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课堂作业

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 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腔( )吹。 (1) 。 (2) 。 (3) 。 (4) 。 2.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1.陂 浸 归去 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4)信口:随口。 2.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出耘田夜绩麻。(zhòu zòu) .2.彩丝穿取当银钲。(zēng 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pō)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 )代诗人( )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 )、( )、(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 )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 )代诗人( )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 )的场景。

3.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 )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 )、似被山含住的红红( )以及放牛回家的( )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和( )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