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5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5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材料一 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注意回忆教材中杜鲁门主义的含义。

[答案] 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他国的内政。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解析] 要明确经济援助的目的是为了政治上的控制,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答案] 观点:不是。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14.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赫鲁晓夫曾经形象地说,美国插在欧洲的那只脚有一个发痛的水泡——西柏林,随便什么时候都可踩一下这只脚……被踩痛的美国人则叫嚣,如果苏联改变西柏林的现状,美国将不惜与苏联进行一场核战争。赫鲁晓夫“和蔼可亲”地对美国大使说,毁灭美国只需要6颗核弹;对美国人来说,如果发生战争,肯尼迪将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 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世界动荡不安。

(2)根据材料二回答,“冷战”时期,苏美之间如此紧张,战争经常一触即发,但为什么终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热战”?

[答案]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特别是核武器的发展使美苏两国及其所属的北约与华约军事力量旗鼓相当,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形成一种“恐怖均势”,担心核战争会使人类自身遭到毁灭,这也起到了抑制战争的作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