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制度化 B、系统化 C、体制化 D、全面化 5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C )

A、学生 B、教师 C、学校的观念文化 D、校园设施 54、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 A)表现出来的。

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 C、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 D、参与经济活动 55、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 B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5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D )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57、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C )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5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 A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59、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 B) A、教育 B、文化 C、国家的建立 D、学校的出现 6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 A )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胡锦涛 D、周恩来 6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D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62、( D )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6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其中不包括( D ) A、国家的权利机构 B、国家的经济力量 C、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D、科学技术 64、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取决于( A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65、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 B )

A、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B、培养人 C、巩固国家政权 D、促进文化延续 66、(A )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A、教育内容 B、教育形式 C、教育方法 D、课程目标 67、古代斯巴达教育主要以( C )为主。

A、“四书”、“五经” B、读、写、算、音乐教育 C、军事教育 D、教会教育 68、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 B )。 A、教学形式 B、教育管理体制 C、教学策略 D、教育原则 69、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 ( B )

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70、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包括(A )

A、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B、促进社会民主 C、培养需要的人才 D、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力量

71、( B )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发展 C、政治经济 D、文化 7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A )

A、培养统治者 B、培养劳动者 C、促进人的发展 D、培养军事人才 73、以下教育类型中,不属于横向教育结构的是 ( A ) A、初等教育 B、普通教育 C、技工教育 D、职业教育

74、进入( D )以后,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75、以下教育类型中,不属于纵向教育结构的是 ( D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76、在古代中国,学科设置主要是哲学、政治、伦理、( A )以及语言、文字方面的课程。 A、宗教 B、数学 C、自然 D、物理

7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生物工程、光电纤维和( C )等陆续进入课程领域。

A、新能源的开发 B、新材料的运用 C、电子计算机 D、天文 78、古代社会学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B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79、( B )在考察生产劳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时,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邓小平

80、“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符号”,属于文化的哪种形态(A) A、观念形态 B、物质形态 C、活动形态 D、人的心理、行为形态

81、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物质形态的是( B ) A、文物 B、民族价值观 C、古建筑 D、工艺品 82、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内容的是( D )

A、语言符号体系 B、知识技术体系 C、价值规范体系 D、自然环境 83、( A)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A、教育 B、科技 C、政治 D、自然

84、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 B )。 A、教育方法 B、教育理论 C、教育原则 D、教育方针 85、教育理论隶属于文化的什么层面( B)

A、物质层面 B、精神层面 C、制度层面 D、人文层面 86、(A)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A、保存、传递文化 B、传播外来文化 C、整合、控制文化 D、创造新文化 87、以下不属于学校文化中的观念文化的是(D )

A、校训、校风 B、校歌、校旗 C、办学宗旨 D、国家课程 88、(A)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A、观念文化 B、课程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89、(D )是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 A、观念文化 B、课程文化 C、物质文化 D、践行文化 90、(B)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A、社会文化 B、学校文化 C、社区文化 D、网络文化 91、( C)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92、学校( B )建设的重点是尊重与参与、学习与创新、发展与确立诚信价值观。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E、社区的影响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体现在 ( )

A、是否实行义务教育 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 C、是否确定重点学校

D、教师的任免 E、制约教育的结构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B、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C、制约教育的结构 D、制约教育的内容 E、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改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 )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E、循序性 6、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 (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制度文化 C、学生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E、班级文化

7、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哪几种基本成分 (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学校精神成分 E、群体成分 8、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指 ( )

A、传递和深化文化 B、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9、教育的功能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E、社会功能 10、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教育 D、跨时空教育 E、“金字塔”型的教育

11、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包括( )

A、组织形态 B、组织体系 C、规章制度 D、角色规范 E、班级管理

1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 A、计算机 B、机械化 C、网络技术 D、数字通讯 E、生物工程 1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 ( )

A、国家的权利机构 B、国家的经济力量 C、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D、科学技术 E文化传播

14、社会政治经济利用其统治地位的思想影响和控制教育,如:( )

)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