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护理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深静脉血栓护理案例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深静脉血栓护理案例分析

【病例资料】

患者,麦某某,男性,26岁,突发左下肢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2天于2018年5月12日收住入院。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胀痛,亦伴有活动及感觉障碍,持续不缓解,疼痛较剧烈,遂就诊于当地医院,下肢彩超提示左侧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于宝安区人民医院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术,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及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一个月前因“肺炎”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肾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体格检查:T:36.4℃ P:95次/分 R:20次/分 BP:123/73mmHg

护理评估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型匀称,自主体位,面容:急性面容,表情安静,意识清楚,步态:平车,语言清晰流利,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皮肤粘膜:皮肤颜色正常,温度温暖,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无蜘蛛痣与肝掌,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或肿块,无疤痕,无溃疡,毛发生长分布正常。

跌倒评分:15分;压疮评分:22分;BI指数:轻度依赖。 辅助检查

外院下肢彩超示左侧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 专科检查

双下肢等长,外观无畸形,左下肢肿胀明显,皮肤软组织张力明显增高,触诊皮温增高,左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较右侧减弱。右下肢未见明显肿胀、触诊无异常,双下肢活动感觉基本正常。测量双下肢周径:左下肢大腿周径(髌上10cm)约38.5cm;右下肢大腿周径(髌上10cm)约36cm,小腿周径(髌下15cm)约30cm。

初步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抬高患肢、绝对卧床、患肢制动、抗凝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5月17日在局麻下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溶栓导管置入术,术后予尿激酶溶栓治疗,5月22日在局麻下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术,术后继续抗凝治疗,5月24日予术口愈合佳,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经上级医师同意,给予出院,出院后继续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穿戴弹力袜。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1疼痛

观察和记录: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疼痛部位、程度、动脉搏动、皮温的色泽和感觉,每日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如疼痛长期不能缓解,可能有继发感染,应引起重视。

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禁止按摩患肢,以防止血栓脱落和导致其他部位血栓。室温保持在25℃左右,注意患肢保暖。 有效止痛。必要时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非药物措施:分散注意力、听音乐、默念数字。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与病人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胃肠蠕动。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病情观察: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应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同时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报告医生,立即抢救。 2出血

加强抗凝措施,严格执行医嘱,保证抗凝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 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时告知医生。

及时监测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根据医嘱调整尿激酶剂量。

观察有无皮肤淤斑、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告知患者关注大小便颜色。嘱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勿用力刷牙,避免肢体碰撞等。 3有感染的可能

术前常规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

敷料有渗血或渗液时应及时更换,保持切口敷料干洁。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观察术后切口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体温、血象、血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保持心情舒畅,增进食欲。进食充足的水分(每天>3000mL)和粗纤维食物以防便秘。 4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

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与病人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适时进行健康宣教,灌输疾病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告知疾病相关的不良后果。

教会病人慢节奏的用力行足背伸屈运动,同时嘱患者注意健侧肢体的运动。 嘱家属注意督促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避免复发和/或出现并发症。 【健康指导】

1行为指导:告诫病人绝对戒烟。适当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久站久坐,当患肢感觉不适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适当下

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

2饮食指导:进食低脂,高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促进循环。增进废物排泄,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血栓形成。

3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用药期间观察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情况,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血凝。

4教会病人慢节奏的用力行足背伸屈运动,有效的发挥小腿肌肉泵的作用,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同时嘱患者注意健侧肢体的运动。向患者详细讲述使用弹力袜的意义,并教会病人如何使用。

5及时就诊:出院后3-6个月到门诊复查,告知病人本病有后遗静脉功能不全的可能,若出现下肢肿胀,平卧或抬高患肢仍无明显消退时应及时就诊。 【体会】

急性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体检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在诊断为下肢DVT的最初2年内,即使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仍有约20%-55%的患者发展为PTS,其中5%-10%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的PTS,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正确而有效的健康宣教显得更加重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