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2.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3.如图所示的眼镜

B.只有②正确 D.只有④正确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4.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如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 ( )

A. B. C. D.

5.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6.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7.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8.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9.以下关于热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B.锅里的水烧开后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C.在严冬,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晾干,是冰的升华现象

D.冬季天气寒冷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10.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杯壁上残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用电吹风吹干,测出干燥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⑤⑥ 二、填空题

11.质量是2千克的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千克,体积是_____。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的实像。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_(“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⑤①②③⑥

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干冰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 14.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介质 水(5℃) 水(15℃) 水(20℃) v(m?s﹣1) 1450 1470 1480 介质 海水(25℃) 冰 铁(棒) v(m?s﹣1) 1531 3230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由上表左列可以看出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与_____有关;由上表右列可以看出声音在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与_____有关。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则海水深度为_____米。

1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甲图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B”)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图中:_______是界面,界面的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或“左侧”“右侧”)为玻璃,折射角等于_______。

三、计算题

17.一只空瓶的质量为0.1千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6千克,若将0.4千克的另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倒入此瓶时恰好装满。求: ①该瓶的容积;

②这种无色透明液体的密度。

18.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上车到下车,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了如下信息:“起步价10元,限3kin内,运程超过3km,按2.70元/km收费。”根据这些信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留到0.1元)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3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

(2)如表中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测量值 m1/g 6 V1/cm3 370 V2/cm3 ________ m2/g ______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 _______________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 20.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两次将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O点的目的是_____,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选填序号①等效替代。②控制变量。③理想模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