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不足,调试心态,努力改掉平时学习生活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积极努力学习。迄今,学生已办了多幅手抄报和写了多篇作文,已经存档。

另外,学校还邀请县教育督导主任兼心理莫慧珍定期来我校指导工作,为课题开展提供保障。

4.调查分析学生现状

为了保证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我们进行了实验前期的诊测活动。及时收集了实验的资料和数据,并作出分析,为课题开展找准方向。

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本校地处平罗县城南郊,学生98%来自农村和个体。又因90%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有的对孩子爱得过分,有的对孩子要求过严,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施爱”的技巧;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长期的来往于农村县城两地之间,无暇顾及孩子,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租房,频繁的更换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家庭破碎,更是无人照顾或更特别溺爱,这样就使得相当一部分部分学生缺乏管教与指导,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形成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习心理健康让人堪忧。调查一、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发现,目前这一阶段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学习成绩不稳定,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学生厌学或逃学;调查四、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学习不求上进、安于现状,厌学、打架、欺诈、偷窃、说谎、自私、不合群体、逆反、仇视敌对,不愿受半点委屈、离家出走,逃学、耐挫力差,抑郁、暗恋明恋,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能力差,缺乏自信、自律,尊重的意识和行为差等。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基于以上多方面原因,我校日常班务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迫在眉睫。

5.讨论确定个学段研究主题

2014年12月3日以后,课题组又一次学习、讨论开题报告,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拟研究的问题,再度请县教研室专家论证指导。12月中旬,课题组各成员交流了半学期以来的研究体会,谈出了研究其间的收获与困惑。2015年3月20日,根据教育厅“关于召开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交流研讨会的通知”精神,我到银川回中参加全区课题交流会。回来后,我向课题组成员转达了会议精神,分享了会议内容,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耐心细致帅选、聚焦了常见的问题,最终形成了——课题重点研究问题是:我校班级管理的建设和学生的行为问题,特别是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一定是日常教学中当中的,一定是自己驾驭的,力所能及的)

根据研究的重点问题,课下依据计划通过讨论,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白了各年段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

低段重在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问题,确定一种培养的习惯,需要两周训练,两周巩固,两周维持,一个半月形成习惯,多则两个月。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每年就可以养成一到几个好习惯。其研究的内容大致有 1.我们都能行 2.兴趣助我成长 3.我说我行动 4.爸爸妈妈我爱您等。中段重在研究学生认知的缺陷,学习的困难、捣乱和欺负等行为以及学会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其研究的内容为: 1.正确面对学习 2.学会道歉 3.另一只眼看自己 4.说话的艺术等等。高段重在研究厌学、学习方法、认知缺陷、攻击逆反行为和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学会做人的问题。 其研究的内容为1.自信伴我成长 2..学会赞美 3、学会感恩 4、学会做人。 5.学会说“不” 6.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根据情况可随时调整) 6.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研究渗透

由于我们进行的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的立脚点不能脱离班务工作。班务工作繁而杂,事事都要管,且本校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苦于对班级管理无从下手,对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困难、方法欠妥,效果不是很好。针对这种现象,课题组讨论、实践,一致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结合每学期学校开展的 “开学第一课”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我们的校园、热爱我们的城市、积极努力学习,有信心完成今后的学习任务。

(2)结合每学举行的新队员入队仪式活动,进一步向学生宣传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新队员获得认知,改变了自己的角色,较好地体验了佩戴红领巾的骄傲,队旗下宣誓的自尊、自信和坚定的决心,懂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校园,爱劳动、讲卫生、有礼貌、爱学习、学会做人、多为他人着想,多为集体着想等教育常规要求,树立自尊和信心。同时,促进本校教师健康意识的提高,促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的提高

(3)结合少先队工作平台,实施研究。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每月宣传一次心理健康小常识。由学校的小播音员播报,材料有课题组的老师提供。利用心理健康月活动,开展有关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手抄报、黑板报、征文比赛,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环境,对优秀的手抄报给予奖励,并在学校的文化宣传长廊上展示。

(4)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周落实研究。课题组人员带头并带动其他老师依据健康周的活动,尝试着根据年段情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上好班队会,课堂生动有趣,事例真实,学生各抒己见,并能大胆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然后对班级内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巧妙引导,使部分学生懂得了宽容与理解、明白了学习的重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创造良好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生办了精美的手抄报。最后写出主题队会后的小结,逐班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归纳资料,写体会。

(5)结合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活动,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为课题研究开辟新天地。活动中,学生尽情的展现了才华,活跃了思想,锻炼了胆量和勇气,增进了友情,激发了群体向上的精神,集体荣誉感增强,部分学生消极情绪有所改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增强,较能主动学习,又使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与监管能力得到提高,学会做人做事讲究诚信,懂得感恩,懂得了自尊、自爱、自律,懂得怎样做一名真善美的优秀少年。

(6)与班队会课结合,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班主任(特别是课题组)利用晨会和班会课,对本班学生一周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选出各种优秀之星。同时,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如组织学生看他们爱看的电影,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克服自己的缺点,改变行为,自我完善,以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本组的姜佩华老师、安树芝老师和张玉梅老师已经上交了班队会的点滴经验和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并已存档。(不过,目前怎样上好心理健康教育班队会课的方法和途径正在研究中。)

(7)结合“大课间”活动推进落实。利用每周三的安排,课题组人员事先积极与本校班主任联系、商量,恳请并指导班主任有意识安排好各种活动,

两足”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跳大绳”的游戏、

“踢足球”的活动、“踢毽子“等活动,)训练学生对各项技能的掌握,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学生单调的学习生活,调节了心情,收获了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8)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中提升、落实课题的研究。

结合一月一交流班主任工作和天天填好班务工作手册活动,课题组成员继续在会上宣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聚焦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困惑,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整理一些可行的宝贵资料,研究寻找一些解决的办法,为课题最后的结题打下基础。

活动后,各成员撰写了论文、体会和案例,提升自己。 7.开展主题班队会教学研讨活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