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详细)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详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地产开发项目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差控制在25℃。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差,其外部的水化热量散失较快,而积聚在结构内部的水化热则不易散失,造成混凝土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第三章 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

一、基本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二、原材料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为广安市九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2.1.1 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 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

4

地产开发项目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 2.1.2 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2.1.3 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200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应大于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ra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

(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4)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2.1.4 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l596-2005和《用于水泥和混凝±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l8046-2008的有关规定。

2.1.5 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2.1.6 外加剂的选择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刚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5

地产开发项目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2.1.7 拌合用水的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有关规定。

2.2配合比设计

2.2.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

(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50。 (6)砂率宜为35%~42%。

2.2.2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2.2.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2.3制备及运输

2.3.1 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并应选用具有生产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l4902-2003的有关规

6

地产开发项目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定,并应满足施工工艺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

2.3.2 多厂家制备预拌混凝土的工程,应符合原材料、配合比、材料计量等级相同,以及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水平基本相同的要求。

2.3.3 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和防寒设施。

2.3.4 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内的积水排尽。 2.3.5 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计算如下:

(1)混凝士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 ,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Q1=Qmax·α1·η (公式1) 式中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 ——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η——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O.7。

(2)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

(公式2)

式中 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 S0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 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 T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