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满分练测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满分练测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 ①昭庆: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从武林门而西 .(2)取道……石径塘而归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才一举头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二者不可得兼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译文:

④②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则已心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拟人句,寥寥数笔,便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四、议论说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狝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垄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 ①舍人:侍从。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yáo)耨(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⑥不肖:没有才能。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断一处)(2分)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译文:

3.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 的道理。(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0分)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 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苏秦刺股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⑥

⑤③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夫人虽禀性定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燧动而焰发 .

有地隐然而高 .

D.博学成而为美 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译文:

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 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韩信。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必有过人之节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匹夫见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C.而其志甚远也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D.而轻用其锋 .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卒然临之而不惊。

译文: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译文: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4.本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9分)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注] ①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孑(jié):谨小慎微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博爱之谓仁 .(2)老子之小仁义 .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译文:

4.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

五、咏物抒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4分)

愚溪诗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