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满分练测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满分练测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刚柔并济 D.同舟共济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译文:

3.请联系当今某些社会现象,谈谈这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答:

二、人物传记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 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同“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 937卷,11 095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少时家贫 少: .(2)无不立对 对: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译文:

3.结合选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

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菴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政绩优异,远近称之。

(选自《旧唐书》,有改动)

[注] ①牸(zì)牛:母牛。②菴:小草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2)具言所以 .(3)妻家不知其故 .(4)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

2.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译文:

(2)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译文:

(3)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译文:

3.本文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张允济政绩优异?请分条说明。(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 .B.造饮辄尽 造:到 .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 .D.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因以为号焉 .

不以物喜 .

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 ..C.既醉而退 学而不思则罔 ..D.无怀氏之民欤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译文:

2.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依据?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4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 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轼诣武卫营 .(2)卒全其城 .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