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满分练测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满分练测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必胜题测易

一、寓言故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

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 ①干:求。这里是用其学说劝说齐王以求官职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抚: (2)反: (3)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译文:

(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译文: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1分)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说,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

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 ①佚(yì):同“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乡寡人曰 乡: .(2)昔者舜工于使人 .(3)然犹策之不已 .

工:

⑤②

策: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定公躐席而起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

D.舜不穷其民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侠闻矣。(2分)

译文: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2分) 译文: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2)处遂改励 .(3)具以情告 .

(4)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译文:

3.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 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 迹: .(2)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辄: .(3)猱则已走避高木 则: .2.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译文:

3.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4.本文阐述道理运用了什么写法?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 ①永之氓:永州的百姓。氓,泛指百姓。②绝:横渡。③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泛指长度短。④何以货为:还要钱干什么呢?货,钱财。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⑤得不有:能不有。

1.下列成语中的“济”与“已济者立岸上”中的“济”含义相同的是(2分)( ) A.济世安民 B.无济于事

③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