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控制单片机使用STM32,有很高的工作速度、丰富的外围资源,可以很好地完成系统控制任务。

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电路设计与分析

2.1.1 提高效率的方法

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找到了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功率变换器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感性元件的铁损和铜损;控制电路的损耗。.

所以提高系统效率,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出发。

1.开关器件的损耗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采用低功耗的开关管和二极管。采用MOS管做为开关管,IRF540型MOS管开关损耗小,其只在导通期间由开关损耗,适合频率比较高的工作场合。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做为续流二极管,耐压高,损耗小。如此选择器件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2.通过理论和实践验证,电感越大,纹波电流越小,电感损耗越大。所以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减小电感,并且严格按照要求绕制电感,减小磁隙,线圈紧凑等。

3.在焊接时合理安排布局,减少开关信号走线的连接,可以在布局布线上减小损耗。 2.1.2 控制回路分析

1.恒流输出:在输出端检测采样电阻的电压,因为信号很小,经过20倍放大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处理结果,经误差放大器送至XL4016的反馈端FB。FB与内部1.25V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信号,进而达到控制输出电流。经过闭环负反馈系统控制,可以使输出电流恒定,起到了过流保护作用。

2.自动切换:由单片机采集30欧负载两端电压,当电压低于30V时,系统工作在放电模式;当电压高于30V时,系统工作在充电模式。此外,还可以手动切换工作模式。

3.液晶显示:使用12864液晶屏,显示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充电电压是采集XL4016输出端的电压,当电压大于24V时,断开充电模式。充电电流同XL4016反馈的电流信号,在单片机内部换算并显示。

2.2 控制方法分析

UC3843是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电压负反馈均衡控制,每周期由斜波电流峰值关断。UC3843的振荡频率由RT/CT引脚接的电阻电容决定,系统的开关频率为f=1.8(RT*CT)=60KHz。PWM以60 KHz的频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电感L储存并释放能量。PWM的占空比越大,开关管的导通时间越长,电感存储的能量越大;相反电感存储的能量越小。

稳压过程有两个闭环系统来控制,分别是恒压输出和过流保护。

恒压输出:在输出端通过电阻分压采集比例电压信号,经电压误差比较器后平滑滤波。积分器的电容大小影响系统的调节速度,即影响指标中输出的动态响应时间。当采

2

集的电压小于内部2.5V基准电压,使PWM调节器的输出脉宽增加,从而影响输出电压调节幅度。

2.3 升压、降压电路参数计算

2.3.1 元件选取

1.MOS管的选取

根据主电路中的工作电压及电流,结合MOS管的耐压、耐流及损耗性能,电力晶体管耐压高,且开关损耗大,适合工作频率比较低的场合,电力场效应管耐压比较低,但是开关损耗小,适合频率比较高的工作场合。根据这里的情况,我们选用了。考虑到实际电压电流尖峰和冲击,电压电流耐量分别取2.5和2倍裕量,即应选取耐压高于40V,最大电流33A。实际选用IRF540型MOS管。

2.二极管的选取

为降低续流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减少功率损耗,提高效率,选用肖特基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根据主回路中的工作电压及电流,结合肖特基二极管的耐压、耐流及损耗性能,选用IN4746耐压40V最大电流为30A。 2.3.2 电感计算

1.CCM工作模式下MOS开关管占空比D的计算:

D?UO-UI20-10??0.5 UI202.当输出最大负载时若要使电流连续,则:

L?US2?Ui?US?D?1?D?2?10?0.9??0.5?0.5??56?H 3I0f1?82?10为开关导通时的压降和电流取样电阻上的压降之和,取06~0.9V

设电感纹波电流为平均电流的30%,即:

?IL?0.3IL?CCM???0.6A

所以电感值:

L??Ui?US?D?10?0.9??0.5??92?H?ILf0.6?82?103

电感的设计包括磁芯材料、尺寸选择及绕组匝数计算、线径选用等。电路工作时重要的是避免电感饱和、温升过高。磁芯和线径的选择对电感性能和温升影响很大,材质好的磁芯如环形铁粉磁芯,承受峰值电流能力较强,EMI低。而选用线径大的导线绕制电感,能有效降低电感的温升。

3

3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电路的设计

3.1.1系统总体框图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DC-DC降压充电模块、DC-DC升压放电模块、MCU控制模块、显示单元、转换开关、稳压电源、电池组七部分组成。本系统可实现手动和自动充放电模式选择。

DC-DC降压充电模块 电池组 转换开关 转换开关 MCU控制 DC-DC升压放电模块 显示 直流稳压电源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工作原理:转换开关调整为充电模式,直流稳压电源输出大于30V电压,经降压模块以小于24V电压、2A恒定电流为电池组充电。当转换开关调整为放电模式时,电池组输出电压经UC3843升压模块达到30V为负载供电。 3.1.2 充电系统原理

充电系统那个框图如图2所示。

Buck调整器 PWM控制器 Vin误差比较 MCU控制 放大器 采样电阻 Vout 图2 充电系统框图

采用XL4016做Buck调整,FB脚接电流负反馈。由0.05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并放大20倍,这时就将电流的误差也放大,使误差判断器更准确的判断误差。单片机采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并给出基准电压,误差放大器判断将结果送入FB端,

4

控制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电流。 3.1.3 放电系统原理

放电模式时,电池作为电源通过变换器提供高压侧负载能量,输出恒定30V电压到负载。因为要求恒压输出,所以引入电压负反馈。反馈回的电压信号接到UC3843电压反馈端,与内部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波脉宽,因此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

电池组 V1 开关管 PWM驱动 采样电阻 负载 Vo 图3 放电系统框图

PWM控制开关管导通,电感以v/L速度充电,把能量储存在L中。当开关管截止时,L产生反向感应电压,通过二极管D把储存的电能以(U-Vo)/L的速度释放到输出电容器Cs中。输出电压由传递的能量控制,传递的能量通过电感电流的峰值控制。开关信号的频率为60KHz,可以达到稳定输出30V电压。

单片机采集负载电压,判断如果电压小于30V则转换充电模式,否则为返点模式,因此到到自动切换目的。

3.2程序的设计

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1、程序功能描述

根据题目要求软件部分主要实现AD采集、键盘设置和显示。

1)AD采集:恒流充电电流采样,过压保护电压采样,自动切换电压采样。 1)键盘实现功能:步进调节充电电流。 2)显示部分:显示充电电流、输出电压。

2、程序设计思路

单片机上电后,实时采集充电电流,在单片机内部进行运算,通过液晶屏显示。充电时单片机采集到电池充电电压,判断如果电压大于24V,则单片机控制开关断开,停止充电。放电时,单片机采集负载两端电压,判断电压是否大于30V,如果大于则系统切换为充电模式,否则为放电模式。 3.2.2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所示,自动切换子流程图如图所示。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