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答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目的是__可消除或减少干扰 ____,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贮于冰箱可保存___十个月时间。 A.可消除或减少干扰 B.空白 C.一个月 D.十个月 3.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测定二氧化硫,需严格控制________。

A.显色温度 B.显色时间 C.环境湿度 D.显色体积

4.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GB/T8969—1988)和Saltzman法(GB/T15435—1995)测定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计算公式分母上的转换系数分别为____0.76 ______和___0.88_______。 A.0.76 B.0.77 C.0.84 D.0.88 5.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下列__________属于二类区。

A.自然保护区 B.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 C.特定工业区 D.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E.风景名胜区 F.一般工业区 G.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H.文化区

6.环境空气监测中甲醛项目的分析方法为__________。

A.纳氏试剂比色法 B.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C.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D.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7.降水监测项目中__________项目要做到逢雨必测。

A.pH B.电导率 C.降水量 D.SO42- 8.下列物质中,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有__________。

A.二氧化硫 B.硝酸盐 C.硫酸气溶胶 D.甲醛 9.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有__________。

A.苯并[a]芘 B.萘 C.狄氏剂 D.蒽 10.造成城市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来源为__________。

A.机动车尾气排放 B.火电厂排烟 C.石油行业低架污染源排放 D.化工行业低架污染源排放

11.下列项目在环境空气样品采集、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避光的有_________。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臭氧 D.氟化物 12.空气中颗粒物采样常用的滤料有__________。

A.定量滤纸 B.玻璃纤维滤膜 C.过氯乙烯纤维滤膜 D.微孔滤膜 E.浸渍试剂滤纸(膜)

13.分析工作者可能引入的沾污:香烟可能带来的沾污元素为__________。 A.铅 B.铁 C.钾 D.氯离子 E.锌 14.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

A.固体吸附法 B.采样罐法(SUMMA罐) C.滤膜法 D.水吸收法 15.下列物质中为强致癌物质的有__________。

A.苯并[a]芘 B.甲苯 C.丙酮 D.二恶英 16.恶臭的主要来源物质为__________ 。

A.有机胺 B.有机硫化合物 C.酮类 D.卤代烃类 17.苯系物一般是__________的统称。

A.苯 B.甲苯 C.氯苯 D.乙苯 E.二甲苯 F.苯乙烯 G.三甲苯 H.硝基苯 18.气体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 。 A.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B.热脱附进样气相色谱法

C.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

D.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法

19.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___对氨基苯磺酸_______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_ _N–1(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___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 nm 处,测定吸光度。

A.N–1(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B.对氨基苯磺酸 C.靛蓝二磺酸钠 D.磷酸氢二钾 20.空气中的无机气态氟化物是以__________等形式存在,氟化物与滤膜上的磷酸氢二钾反应后被固定。

A.氟化氢 B.氟化钠 C.四氟化硅 D.全氟三丁胺

21.环境空气中氯化氢样品采集时,滤膜夹与第一吸收管、第一吸收管与第二吸收管之间,应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以内接外套法连接。

A.聚四氟乙烯管 B.乳胶管 C.聚氯乙烯管 D.橡胶管 22.对降水样品进行分析时,监测项目除降水量、pH、电导率、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氟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和氨离子外,对于南方地区降水样品要加测______甲酸 _,乙酸 __,对北方地区(pH≥5.6)应加测__碳酸氢根离子 ________ ,否则由于漏测离子,就无法平衡。

A.甲酸 B.碳酸氢根离子 C.乙酸 D.碳酸根离子

23.环境空气采样过程中,应观测采样点位的___气温 ,_气压 ______,有条件时可观测__相对湿度,_风向,_风速___ 等气象参数。

A.气温 B.相对湿度 C.气压 D.风向 E.风速 24.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测定二氧化硫,采样时吸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__23 ________ ℃~_____29 _____℃,此范围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为100%。

A.10 B.15 C.23 D.29 E.33 25.下列__________是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

A.采样方法和仪器 B.吸收液、填充剂或滤料 C.采样速度(流量) D.采气量和采样时间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依据GB16297—1996的规定,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测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将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 X ) 2.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应立即进行称重。 ( X ) 3.由于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工厂集群,或者由于特殊的地形构成、气象条件等因素,造成确实无法实施《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标准时,经环境监测部门确认后,可免于实施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 X ) 4.在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监测人员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进行监测。 ( √ ) 5.降雨采样时间和频率:下雨时,每24 h采样一次。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雪)过程,可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若遇连续几天降雨(雪),则将上午9:00的降雨(雪)视为一个样品。 ( √ ) 6.湿沉降自动采样仪器的防尘盖必须在降雨(雪)开始1 min内打开,在降雨(雪)结束后10 min内关闭。 ( X )

7.PM10采样器是将大于10 um的颗粒物切割除去,即将10 um及以下的颗粒物全部采集下来。 ( X ) 8.二氧化硫测定时,显色温度、显色时间的选择及操作时间的掌握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应根据实验室条件、不同季节的室温选择适宜的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应足够长。 ( X ) 9.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在进气导管管壁上,会吸附、溶解二氧化硫,使测定结果偏低,所以进气导管内壁应光滑,吸附性小,应采用聚四氟乙烯管;进气口与吸收瓶间的导气管应尽量的短,最长不得超过6 m。 ( √ ) 10.二氧化氮测定时,将采集的样品放置 20 min(室温20℃以下放置40 min以上),取采样瓶中的吸收液直接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 X ) 11.氯气项目测定时,氯化氢气体和氯化物不干扰测定,但二氧化硫对测定呈明显正干扰,游离溴和氮氧化物呈明显负干扰。 ( X ) 12.大气降尘系指可沉降的物质,故不应除去鸟粪、昆虫和花絮等物质。 ( X ) 13.通常情况下,做颗粒物中的元素分析时,有机滤膜的空白值最低,而玻璃纤维滤膜的本底含量较高。测定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时,不宜用有机材料的滤膜,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但要在500℃高温下灼烧处理。 ( √ ) 14.降水中硫酸根主要来自空气中气溶胶、颗粒物可溶性硫酸盐及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经催化氧化形成的硫酸或硫酸盐。 ( √ ) 15.空气中二氧化碳溶解于降水和从降水中逸出达到动态平衡时的pH值约4.60,因此通常称 pH<4.60的降水为酸雨。 ( X ) 16.TSP采样时,将已编号并称重过的滤膜毛面向下,放在滤膜网托上,然后放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 X ) 17.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是指监控点的浓度在任何1 h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 √ )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氟化物(以F计)的定义为: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和有机氟化物。 ( X ) 19.每次采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样品时应做一个过程空白:采样管带到现场但不进行采样,不打开采样管的两端,带到实验室后同样品一样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则为过程空白。 ( X ) 20.非甲烷烃的测定:用气相色谱仪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空气中总烃及甲烷烃的含量,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烃的含量,其结果以碳计。 ( X ) 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了空气中铅的季平均和年平均浓度限值。这里的铅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 ( X ) 22.降水样品的 pH值和电导率均受温度影响,故测定时需作温度校正。 ( √ ) 23.通过点位验收认可的建城区范围内的清洁对照点,其监测结果可以参加全市均值统计,并可纳入污染指数的计算。 ( √ ) 24.24 h连续采样监测系统,二氧化硫采样流量控制在 0.2 L/min时,为保证吸收效率,多孔玻板吸收瓶阻力应控制在66.6±6.6百帕之间。 ( √ )

五、回答题

1. 简述何谓无动力采样。

答:无动力采样是指采样装置或气体捕集器介质暴露在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其监测结果可代表一段时间内待测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或浓度变化趋势。 2. 何谓酸沉降、湿沉降和干沉降?

答:酸沉降指大气中酸性污染物的自然沉降,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

湿沉降指发生降水事件时,高空雨滴吸收大气中酸性污染物降到地面的沉降过程,包括雨、雪、雹、雾等。

干沉降指不发生降水时,大气中酸性污染物受重力、颗粒物吸附等作用由大气沉降到地面的过程。

3.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的采样时间是如何要求

的?

答: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h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h。

4. 在夏季和冬季采集降尘时,为防止微生物及藻类生长和冰冻,应在降尘罐中加入何种试

剂? 答:夏季应加入硫酸铜溶液以抑制微生物及藻类的生长;冬季应加入乙醇或乙二醇溶液防止冰冻。

5. 气体污染物浓度有哪两种表示方法?其单位是什么?两种表示方法之间如何换算? 表述方式 质量体积比C:以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表示 体积分数Cv:1000000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气体污染物的体积数 单位 mg/m3 (ug/m3) ppm (ppb) 两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 C(mg/m3)=Cv(ppm)*M/22.4 其中:M为污染物的分子量 6. 采集气态和蒸汽态的污染物常用溶液吸收法,评价这些采样方法的效率有哪两种方法?并简述如何进行。

答:绝对比较法:精确配制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然后用所选用的采样方式采集标准气体,测定其浓度,比较真实浓度C1和配气浓度Cs,采样效率K为:

K=C1/Cs*100%

相对比较法:配制一个恒定浓度的气体,而其浓度不一定要求已知。然后用两个或三个采集管串联起来采样,分别分析各管的含量吗,计算第一管含量占各管含量的百分比,采样效率K为:

K=C1/(C1+ C2+ C3)*100%

7. 简述环境空气质量间断手工监测采样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答:(1)根据所监测项目及采样时间,准备待用的气体捕集装置或采样器。 (2)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3)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采样流量校准,启动抽气泵,将采样器流量计的指示流量调节至所需采样流量。用经验定合格的标准流量计对采样器流量计进行校准。 8. 简述空气污染监测的发展趋势。 答:(1)从无机污染物向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 (2)从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3)从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向自动监测系统发展;

(4)从单一的监测分析技术向多种监测分析技术联用发展; (5)从粗粒子监测向细颗粒物监测发展,并开展源解析研究; (6)发展突发性污染物事故的监测技术。 9. 何谓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答: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