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年级升学班语文中考试卷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职一年级升学班语文中考试卷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号---籍---学---- - -- - 线 -- - -- - -- - -- - -- - -:---名---姓封- - -- - -- - -- - -- - -- - -- :密级----班------------------------------------------------科目: 一年级升学班语文 适用班级:15(1---20)班

一年级语文升学班中考试卷 他还是觉得心安理得。 ―B、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语文试卷 C、他们三个是好朋友,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适用班级:15(1~20)班 寒而栗。 ――一、填空题(1分×12=12分) 4、选出下列对应正确的一项( ) ――1、《善良》是一篇 散文。 A、《师说》——李白——《昌黎先生集》——“唐代古文运动” ―2、解释“四面楚歌” 。 B、《善良》——冯友兰——哲学家——“贞元六书” ――“英发” 。 C、《琵琶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新乐府运动” 线―3、《师说》作者 ,宋代苏轼称他为“ “,D、《人生的境界》——王蒙——当代——“春之声”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散文创作上,他与 5、王蒙的诗集是( ) 此并称“韩柳”。 A《活动变人形》 B《失态的季节》 C《蝴蝶》 D《旋转的秋千》 ――4、《将进酒》的作者是 ,字 ,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过是继 以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A、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比喻 ――人,诗中表达作者自信的诗句是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对偶 ― 。 C、钟鼓馔玉不足贵。——借代 D、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得―5、“正其意义不谋其利”语出《 》。 7、对《将进酒》一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不6、《琵琶行》一诗,表达作者和琵琶女情感共鸣的诗句A、这首诗属古体诗,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 ――是 。 B、开头借黄河水起兴,抒发的是青春易逝,功业未成的愁绪。 题二、选择题(2分×10=20分) C、诗中的“陈王”指的是曹操,借此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不受重――1、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 ) 用的怨恨之情。 答―A、够呛.(qiàng)贾.(jiǎ)人 虔.诚(qián)针灸.(jiù) D、本诗忽悲忽乐,忽乐忽悲,悲中有乐,乐中有悲。这种思想感情的―生B、禅.让(shàn)将.(qiāng)进酒 角.逐(jué)熨.帖(yù) 特点自然形成了波澜起伏、转折多姿的章法特点。 ――C、骤考.(zhòu)雨 纶.(lún)巾 凝噎.(yē) 暮霭8、下列“之”的用法起宾语前置的作用的一项是( ) .(ǎi)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古之学者必有师。 ―D、句读―.(dú) 阿谀.(yú) 郯.子(tán) 李蟠.(pán)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作《师说》以贻之。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撰玉 倾轧 惊惶 千金裘 A、一尊还酹江月 B、径须沽取对君酌 ――B、沽取 忧咽 吮吸 以逸待劳 C、或师焉,或不焉 D、暮霭沉沉楚天阔 ――C、金樽 瘫痪 教舫 不足侍 10、找出下列被动句( ) ―D、滥恶 嘲哳 圭臬 虾蟆陵 A、多情应笑我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C、不拘于时,学于余。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他所做的各种事,动机都是利己的,不管大家怎样评说,三、阅读题(38分) 第 1 页 共 4 页

------------------------------------ -:---号---籍---学---- - -- - 线 -- - -- - -- - -- - -- - -:---名---姓封- - -- - -- - -- - -- - -- - -- :密级----班------------------------------------------------科目: 一年级升学班语文 适用班级:15(1---20)班

(一) 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16分) ―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 再到母亲住过的―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 摇―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 手推车―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我―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线―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此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过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得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不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1、本文段节选自 ,作者 ,他的代表作有题―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 》、 《 》、《 》《 》、―答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 》(3.5分)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生A、很少 偶尔 推说 B、很少 一次 因为 ――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C、没有 一次 推说 D、没有 偶尔 因为 考3、判断下列句中关于课文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句后括号内打“√”,―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错误的打“×”。(3.5分)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1)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的,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亲。―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 ) ―(2)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3)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 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4)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 ) 第 2 页 共 4 页

------------------------------------ -:---号---籍---学---- - -- - 线 -- - -- - -- - -- - -- - -:---名---姓封- - -- - -- - -- - -- - -- - -- :密级----班------------------------------------------------科目: 一年级升学班语文 适用班级:15(1---20)班

(5)合欢树也寄托着作者希望所有的母子都能合家欢乐的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 ―心愿。( ) 什么作用?(2分) ――(6)作者对合欢树既渴望相见、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 ―正是作者对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刻表现。( ) ――(7)我一直不喜欢看合欢树,因为母亲去世了,它却活着。 ――( ) ――4、为什么“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5、“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作者的何种心情? ―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2分) ――(2分) 线― ― ―此 B、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过5、简析作者在文中说“悲伤也成享受”的原因。(3分)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得― 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不 酹江月。 ―6、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1、这首词的作者是 ,号 。(1分) ―题写想要表现什么?(2分) 2、解释下列词语。(3分) ―― (1)风流: 。 答 (2)谈笑间: 。 ―― (3)纶巾: 。 生―(二) 3、“强虏灰飞烟灭”中“强虏”也做“樯橹”,所用的修辞手法―考阅读文段,完成1~4题。(10+12=22分) 是( )(1分) ―A、背诵《雨霖铃》,回答问题。(10分)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夸张 ――1、《雨霖铃》作者 ,原名 ,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自 ,自称“ ”,后改名盛景。以“ ”字写群峰壁立;“ ”字拟人,写巨浪声势;――为 ,字 。(3分) “ ”字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字写雪―2、写出本词的主旨句。(2分) 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 手法描绘浪花千层,绘―― 声绘色,蔚为壮观。(5分) ―3、写出本词中描写月亮的诗句。(1分) 5、词人运用周瑜的典故,作用是 ,意在抒 发 。(2分) 第 3 页 共 4 页

------------------------------------ -:---号---籍---学---- - -- - 线 -- - -- - -- - -- - -- - -:---名---姓封- - -- - -- - -- - -- - -- - -- :密级----班------------------------------------------------科目: 一年级升学班语文 适用班级:15(1---20)班

四、作文(30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 ―一位教师正在为学生批改作业,他六岁的儿子却吵着要――爸爸讲故事。教师不胜其烦,信手拿起一张印有世界地图的――旧报纸,把这张报纸撕成了十多张碎片,然后对孩子说:“你――要能把世界地图拼出来,我就给你讲故事。”过了十多分钟,―孩子高兴地说:“我拼好了。”教师起身查看,孩子果然拼――出了地图,而且没有差错。教师奇怪,问儿子是怎么拼出来线―的,孩子说:“世界地图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拼人―像,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此样”这句话引起了教师的沉思,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给孩子――讲起故事来。 ―过要求: ― 请以“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得――不――题――答――生――考―――――――――――第 4 页 共 4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