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

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1904),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Bilharz,1852),曼氏血吸虫(S. mansoni Sambon,1907),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Fisher,1934), 湄公血吸虫(S. mekongi Voge et al, 1978)和马来血吸虫 (S.malayensis Greer etal,1988)。其中以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

病。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B.C163年)体内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由此证实,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有血吸虫病流行。

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习惯复杂多样,加以建国前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成为寄生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特别在广大农村,寄生虫病一直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据记载,1988~1992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报告全国寄生虫的感染率为62.63%,感染人数达7.08亿。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原因,历史上我国曾因血吸虫病流行而出现过“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情景,也因蚤传鼠疫引起“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二人横截路”的可怕局面。据建国初期的调查,当时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的五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是:疟疾年发病人数为3千万,血吸虫病患者为1千万,黑热病患者53万,丝虫病患者3千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控制寄生虫病流行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黑热病在1958年已基本消灭,丝虫病也于1994年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并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阻断丝虫病传播的目标,1999年疟疾的年发病人数降至2.9万,2001年血吸虫病人数降至81.9万,418个流行县(市)中已有247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3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尽管上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在我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形势不容乐观,如黑热病尽管已基本消灭达40余年,但每年仍有新发病例,丝虫病尽管已实现了阻断传播的目标,但由于传播媒介的存在,因此后期的监测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和疟原虫抗药株的存在,为疟疾的防治增添了新的难度。血吸虫病的流行现在主要局限于水位难以控制的湖沼地区和大山区, 此类地区由于防治难度较大,再感染难以控制。即使在已经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地区,也可因动物宿主的存在和人、畜的频繁流动而引起疫情复燃。

当前寄生虫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已经出现恶性疟抗药株,媒介昆虫抗药性的复杂问题。因此,随着寄生虫病的化学防治及媒介昆虫化学的防制将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不可避免地将许多本来和人类没有关系或极少接触的寄生虫从自然界带到居民区而进入人群,造成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交往越来越频繁,本来在别国危害性很大的寄生虫病或媒介节肢动物可输入本国,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播流行;现代工农业建设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也可能引起某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近代一些医疗措施、如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可造成人体医源性免疫受损,使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异常增殖和致病力增强,这些寄生虫正以新的形式威胁着人类。

三.五大寄生虫病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寄生虫病的病例亦时有报告,且逐渐增加。目前,由于市场开放、家畜和肉类、鱼类等商品供应渠道增加,城乡食品卫生监督制度不健全,加以生食、半生食的

人数增加,使一些经食物感染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程度在部分地区有不断扩大趋势。由于对外交往和旅游业的发展,国外一些寄生虫和媒介节肢动物的输入,给我国人民健康带来新的威胁。总之,我国寄生虫种类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感染人数之众,居世界各国之前列。面临严峻的事实,表明寄生虫病不仅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