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黄颡口镇白门楼严姓概况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阳新县黄颡口镇白门楼严姓概况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阳新县黄颡口镇白门楼严姓文化礼堂

总 结 材 料

一、 村庄简介

白门楼自然村,隶属阳新县黄颡口镇上严村,距离黄颡口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背倚真仙山脉,前眺长江,东临凤凰山庄,西接西门楼。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生活得到改善,住房

条件得到提高,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新式楼房,鳞次栉比,堪称居家的好处所。如今,政通人和,事业兴旺,这块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定会熠熠生辉,谱写出新的华章。人口近300人。

二、文化礼堂

1.祠堂名称 富春堂 2.祠堂建设

原祠堂建于清代末期,现祖居庄祖堂建于1998年,集古色古香和现代建筑工艺于

第 1 页 共 14 页

一身,彰显了黄颡口镇祖堂建筑典范。正屋绵绵八幢,祖堂与水库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山光水影,摇曳生辉。有联曰:矫龙饮涧,水底探珠,必能风声水起;大鹏展翅,九天揽月,定会海阔天空。

3.村庄沿革

黄颡口镇白门楼严氏家族,祖籍江西奉新县(地名石巷,今属奉新县会埠镇),自元末至元年间(1336年前后,一说至正年间),一世祖钧举公迁入湖广兴国州(今阳新县)以来,历子华公、黑龙公、亨淑公、宣三公至雾公,近700年历史。期间,生生不息,云仍相承,奕叶分茂,聚而成族,析而出户,广衍而散处各地,包括阳新县内的瓦罐窑庄、上严庄(白门楼、西门楼)、细湖塘庄、富水严庄、凤凰淀庄 、围墙严庄、太子镇会稽山严庄和大冶市的下圻庄。该村大约在1488-1505年间(明弘治至正德年间)落业白门楼,据传,始祖严公宏哲遵父严公宗常之命,由老屋严家塆分居于此。其中,清乾隆年间(约1753-1781年),忠稷公、忠契公又由上严村迁至本镇太平村瓦罐窑定居。迁居外地的还有本县浮屠镇的严庄存恭公后裔,安徽郎溪县自旌公后裔。

4.古民居

古民居多为明清和民国时期所建,承徽派风骨,又不失自己个性,在湖北民间建筑中具有一定的地位。由于受徽式建筑的

第 2 页 共 14 页

影响,多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左右延伸,厅堂相联,巷道相通,同时,又各自为户,其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可谓独树一帜。

5.家训十则

孝亲、敬长、教子、择师、和兄弟 勤俭、惩忿、息讼、戒非、信朋友 6.历史传说

真仙庙的传说

父子山脉,筠山相依;凤凰山麓,真仙庙地。望长江而带两湖,西接太子,东连尖峰。龙光射斗,风景旖旎。

真仙庙乃严姓之家庙,始

立牛角山顶,后迁真仙垴,今立于上严村围墙严庄,据传为清人陈九所创。

陈九者,四川成都陈家沟人也。因家处高山野岭荒蛮贫瘠之地,又家徒四壁,遭遇不幸,遂流落江湖,四海为家。于大清顺治癸酉年间,乞讨至上严村围墙严庄,落居于严公治华家,二人意气相投,契合如友,相处数载,依依为睦。陈九者,为感治华公之恩德,欲报乡民之厚意,遂隐居凤凰牛角山中,出家为佛,欲修正果,普渡众生。

于是,日日看雾云高岭,以采菱为生;夜夜望满天星斗,以石门苦练为乐。寒来暑往日,经年累月时,陈九痴心不改,矢志不移,终获善果。自此,云香化雨,大仙名扬。

第 3 页 共 14 页

金光闪耀即佛祖,留来今日五百年。陈九大仙脱颜之处,四野和风,遍地繁华。庙鼓钟声远,禅房花木深。天晴观落日,日暮听蛙声。真仙庙里,威灵显应,求风得风,祈雨得雨。叩拜潮涌,香火不断。真是慈航普渡,万善同归。人人安居乐业,家家五谷丰登。

7.艺文录

◎祠堂楹联 如见先生辈, 依然故人家。 汉室画图求气节, 桐江烟水照须眉。

五世绍家声业是甲乙科人物; 一经传后裔尽为清白吏子孙。

一竿风月隐桐江万古千秋惟见山之高水之长堪拟先生气象, 五夜香灯绵凤麓四时八节但观露而濡霜而零倍增后裔凄怆。 志怀高尚恋烟霞轻轩冕由义居仁飒飒乎清风随来宛见富春景象,

功成名教光日月包天地廉顽立懦彬彬然书香永接堪绳浙水家声。

◎诗文选萃 严光治诗四 首 锦屏山

胜地古来称阆苑,

第 4 页 共 14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