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温庭筠B、晏殊C、李煜D、苏轼 69、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 )。 A、《敦煌曲子集》B、《漱玉词》C、《片玉集》D、《花间集》 7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是( )的词句。 A、范仲淹B、王安石C、欧阳修D、苏轼 71、自称“白衣卿相”的是哪一位词人。 A、李煜B、温庭筠C、柳永D、晏殊 72、下面词人中擅长作慢词的是( )。 A、晏殊B、晏几道C、欧阳修D、柳永 73、“杨柳岸,晓风残月。”是( )的著名词句。 A、晏殊B、苏轼C、温庭筠D、柳永

74、柳词善于表现羁旅行役的情怀。下面的哪首词属于这方面的内容。 A、《望海潮》B、《锦堂春》C、《八声甘州》D、《一寸金》 75、下面作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范仲淹B、王安石C、欧阳修D、曾巩 76、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的是( )。 A、《杂曲歌辞》B、《秦妇吟》C、《敕勒歌》D、《垄上行》 77、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是( )。 A、晏殊B、苏轼C、温庭筠D、柳永

78、下面作品中不属于苏轼史论或政论散文的是( )。 A、《石钟山记》B、《范增论》C、《留侯论》D、《上神宗皇帝书》 79、相传被苏轼戏称为“山抹微云军”的是( )。 A、贺铸B、柳永C、周邦彦D、秦观 80、“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是( )的著名词句。 A、李清照B、秦观C、黄庭坚D、柳永 81、“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较B、夸张C、比喻D、拟人

82、被王国维誉为“词中老杜”的是( )。 A、周邦彦B、柳永C、黄庭坚D、秦观 8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发了苏东坡对( )的思念之情。 A、父亲苏洵B、母亲程氏C、弟弟苏辙D、妻子王弗 84、下面不属于苏轼《前赤壁赋》内容特征的是( )。

A、写于被贬黄州以后B、以泛舟夜游赤壁为线索C、描写了道士化鹤的奇特梦境D、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哀叹 85、( )打破诗词有别的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体。 A、晏殊B、欧阳修C、黄庭坚D、苏轼

86、下面诗人中不是“中兴四大家”的是( )。 A、杨万里B、陈与义C、尤袤D、范成大

87、宋代的“诚斋体”诗风是由( )开创的。 A、杨万里B、陆游C、尤袤D、范成大 8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出自文天祥的( )。 A、《过零丁洋》B、《指南录》C、《扬子江》D、《正气歌》 89、下面的诗人中至今存诗最多的是( )。 A、李白B、陆游C、杜甫D、白居易

9

90、对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阐释不正确的是( )。

A、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B、自己忠贞高洁人格的写照C、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的高尚情操 D、对险恶的社会环境的感伤 91、《词论》的作者是( )。

A、苏轼B、陆游C、李清照D、范仲淹 92、下面词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是( )。 A、苏轼B、辛弃疾C、岳飞D、秦观

93、下面词人中不属于格律词派的是( )。 A、辛弃疾B、姜夔C、史达祖D、吴文英 94、下面词人中不属于辛派词的是( )。 A、陈亮B、胡拴C、刘克庄D、刘过 95、( )与苏轼代表着两宋词的最高成就。 A、辛弃疾B、陆游C、李清照D、范仲淹 96、“慷慨豪迈”是下面哪位词人的词风。 A、李清照B、周邦彦C、秦观D、辛弃疾 97、《清平乐·茅檐低小》是( )的作品。 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范仲淹 9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 )的诗句。 A、辛弃疾B、文天祥C、李清照D、范仲淹

99、在“苏门四学士”中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是( )。 A、晁补之B、黄庭坚C、秦观D、张耒

100、苏轼词风多样,下面哪首词属于豪放词。( ) A、《江城子·密州出猎》B、《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C、《卜算子·缺月挂疏桐》D、《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唐宋部分答案

1、 B 2、B 3、D 4、A 5、D 6、A 7、C 8、A 9、B 10、C 11、D 12、A 13、B 14、A 15、D 16、D 17、C 18、B 19、D 20、A 21、A 22、B 23、A 24、B 25、A 26、B 27、A 28、A 29、D 30、D 31、C 32、C 33、A 34、D 35、B 36、C 37、B 38、C 39、B 40、C 41、D 42、B 43、A 44、D 45、A 46、D 47、B 48、C 49、B 50、B 51、D 52、A 53、B 54、C 55、D 56、B 57、B 58、D 59、C 60、A 61、B 62、D 63、C 64、D 65、B 66、A 67、B 68、C 69、D 70、A 71、C 72、D 73、D 74、C 75、A 76、B 77、D 78、A 79、D 80、B 81、C 82、A 83、D 84、C 85、D 86、B 87、A 88、C 89、B 90、D 91、C 92、D 93、A 94、B 95、A 96、D 97、B 98、C 99、B 100、A

三、元明清

1、“文言小说”这一概念是相对于“通俗小说”而言的,它成熟的标志是产生了: A、神话传说 B、寓言故事 C、唐代传奇 D、历史故事

2、在东传佛教与本土道教鼓煽鬼神观念、使人们相信幽冥世界实有的背景下产生了: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神话传说 D、寓言故事

3、东汉末后,出现了所记的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反映士大夫的生活面貌和情态的: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神话传说 D、寓言故事

10

4、小说真正独立并成为文学的一个门类,开始于魏晋时代产生的:

A、志人志怪小说 B、五言诗歌 C、历史人物故事 D、传奇小说 5、《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揠苗助长》这些都是先秦: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神话传说 D、寓言故事 6、有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即: A、邯郸淳《笑林》 B、侯白《启颜录》 C、刘义庆《世说新语》 D、裴启《语林》 7、志怪小说讲神说鬼,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代表作为:

A、曹丕《列异传》 B、葛洪《神仙传》 C、陶潜《搜神后记》 D、干宝《搜神记》 8、唐代传奇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为故事的蓝本,或虚构、或加工,其特点是: A、有意识地创作小说 B、模仿前人小说的样式 C、虚构豪侠形象 D、有明显的志怪痕迹 9、宋代文言小说大体为三种形式,错误的一项是:

A、因袭唐人笔法的传奇体 B、模仿魏晋志人小说的笔记体 C、虚构人物故事的寓言体 D、几同于魏晋志怪小说的志怪体

10、金元时文言小说衰疲,明代文艺受压制,清代文学集大成,文言小说进入了: A、初始期 B、发展期 C、过渡期 D、繁盛期 11、形成小说史上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是: A、袁枚的《子不语》 B、曾衍东的《小豆棚》 C、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D、宣鼎的《夜雨秋灯录》 12、中国古代的小说有雅、俗两类,自宋始,雅俗两类小说正式分流。“通俗小说”滥觞于唐代,繁荣于宋代,留存下来的文本有讲史类、小说类、说经类,后人称之为: A、民俗小说 B、话本或市人小说 C、民间传说 D、市民小说

13、明清两代,雅小说终成中国小说的主流,高潮迭起,可划分为三,错误的一项是: A、明初为第一高潮:《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B、明中为第二高潮:《金瓶梅》“三言”“二拍”; C、清代为第二高潮:《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 D、清代为第三高潮:《儒林外史》《红楼梦》 14、清末出现了一种“新小说”,除国内三大变迭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A、西学东渐 B、维新变法 C、甲午海战 D、庚子国变

15、元代杂剧和散曲统称为元曲,在音乐史上,也称元代北曲;在历史上,王国维将元曲与唐诗、宋词一道视为:

A、一代之经典 B、一代之成就 C、一代之精华 D、一代之文学 16、元散曲是元代最活跃的新诗体,就形式而言,散曲分为: A、小令、套数、过渡曲三种类型 B、小令、套数 C、小令、套数、带过曲三种类型 D、小令、宫调

17、元代作家有相当一部分兼擅杂剧和散曲创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即: A、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B、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C、关汉卿、高文秀、马致远、白朴 D、关汉卿、纪君祥、马致远、白朴 18、元曲四大悲剧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还有: A、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B、王实甫的《西厢记》 C、马致远的《青衫湿》 D、关汉卿的《救风尘》 19、元曲四大爱情剧有关汉卿《拜月亭》、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还有: A、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B、无名氏的《白兔记》

C、王实甫的《西厢记》 D、马致远的《岳阳楼》

11

2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勾画了一幅羁旅荒郊的深秋村野图,历来被视为: A、旅人之思 B、悲秋之作 C、思归之作 D、秋思之祖 21、清代诗人赵翼曾诗评元好问:“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甚至有人将元好问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元好问是哪个朝代成就最大的作家呢:

A、唐代 B、宋代 C、金代 D、元代

22、元朝的建立,多民族文化趋于融合,这一时代最为辉煌的文学样式是: A、散文 B、戏曲 C、小说 D、诗歌

23、王实甫的《西厢记》文辞优美,意境诗化,被推为“文采派”代表,作品主题是: A、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B、主人公崔莺莺和张生一见倾心 C、把爱情表现为一种心灵的契合 D、赞扬封建联姻方式,故事以悲剧结局 24、顾炎武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创作信条是: A、文须有益于天下 B、文须有益于明道

C、文须有益于救世 D、文须有益于变革

25、“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首创者是:

A、方苞 B、刘大櫆 C、姚鼐 D、曾国藩 26、王国维曾有评:“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这“元人第一”指的是:

A、王实甫 B、汤显祖 C、关汉卿 D、马致远 27、“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出自《祭妹文》,其作者主张为文要有“真情”,他是

A、清代诗人王夫之 B、清代诗人纪晓岚 C、清代诗人赵翼 D、清代诗人袁枚 28、清康熙年间,南北出现了两个剧作家,被视作清代戏曲创作的骄傲,其作家作品是: A、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B、李玉《一捧雪》、李渔《风筝误》 C、吴伟业《临春阁》、无名氏《天缘记》 D、朱佐朝《渔家乐》、杨恩寿《鸳鸯带》 29、词和曲在古代是合乐的,均据牌调要求填词供优伶演唱,与词和曲密切联系的是: A、舞蹈 B、绘画 C、音乐 D、诗歌 30、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在“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中用了典故,提到了三个历史人物,即: A、虞姬、周瑜、班固 B、虞姬、周瑜、班超 C、项羽、曹操、班固 D、项羽、曹操、班超 3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句出自《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元代散曲家: A、张可久 B、马致远 C、张养浩 D、张鸣善

32、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成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的,即: A、连载小说 B、章回小说 C、笔记小说 D、话本小说

33、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产生于元末明初,这也是我国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即: A、施耐庵的《水浒传》 B、吴承恩的《西游记》 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D、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34、明中后期小说依据题材分神魔小说和历史演义两类,如下作品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许仲琳《封神演义》 B、余劭鱼《春秋列国志传》 C、朱名世《牛郎织女传》 D、沈梦柈《济公传》

35、明代中后期的历史小说,几乎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历史谱系,如下属历史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 B、《西游记》 C、《东游记》 D、《隋唐演义》 36、它借“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是: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