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排版好了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1-8章练习题 单凤儒 09会计自考 中小企业管理课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已排版好了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1-8章练习题 单凤儒 09会计自考 中小企业管理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简述纠正行动的方式

调整行动,使行动与计划相符。原定计划合理,制定计划的客观环境并没有变化,主要是执行人员主观努力不够,则应采用这种方式,通过改变行动来实现计划目标

调整计划,使计划与行动相符。如果在执行中发现原定计划不合理,或客观环境已发生变化,则需通过调整计划来实现一致

既调整计划又调整行动,使二者重新取得一致

4、简述预算的种类

收入与支出预算;时间、空间、材料及产品预算;资金预算,或称资产负债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

5、简述预算的步骤

第一步,由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提出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战略、计划与目标。这是制定预算的基本依据

第二步,主管预算编制的部门根据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与目标,向组织各部门的主管人员提出有关编制预算的建议和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三步,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依据组织计划与目标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的预算,并与其他部门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将本部门预算上报主管部门

第四步,主管编制预算的部门将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汇总,在认真协调的基础上,编制出组织的各类预算和总预算草案

第五步,组织的各类预算和总预算草案上报组织的高层管理层进行审核批准。然后颁布实施

6、行政控制的种类有哪些?

行政控制是泛指借用行政手段监测、控制受控系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实地观察(检查);资料统计;报告;会计核查与审计;企业诊断;制度规范执行与培训

7、如何做好控制过程中的行为管理?

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态度;下放控制权,提倡实行自我控制;采用科学的控制手段,并做好宣传解释、教育工作;倚重工作保证体系进行控制;归根结底是要做好人的工作

四、论述

1、试述产生抵制控制的原因

产生抵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心理上的和个性上的原因。

标准太严。即认为所制订的控制标准不合理或过高过严

可能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认为组织的目标过高,会导致个人花费更大的力气或减少收入

可能是由于不理解。管理者没有向被管理者讲清实际情况,包括有关条件、标准的具体含义要求,以及如何完成任务等问题,发生误解,从而使被管理者认为这一标准不合理或太严

标准是由管理当局制定的,被管理者感到这是作为一种外在的硬性指标强加给他的,认为标准本身就是一种束缚其思想行动的东西

测定不准确。即认为测定工作成效的方法不当,结果不准,评价不公正 可能是认为方法不当,不能全面、准确地测定实际工作成效

认为测定者的态度不够端正,过多地看重了问题,而对成绩评价不足

第 37 页 共 40 页

测定中只注意成果,而完全忽视了被管理者的主观努力

厌恶纠正措施。即感到管理者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于己不利,产生反感或恐惧

纠正偏差,这意味着对原有某些劳动的否定,被管理者将付出更多的劳动,这回引起他们的抵制

在被管理者看来,纠正行动或多或少要指向个人,是对直接责任者个人的成效或水平的否定,并将其暴露于众,这要引起他们从心理上的反感

纠正行动很可能是使被管理者去干他们不愿意干的事。这种纠正,使他们感到受到了外力强制,必然产生抵制心理

管理者施控的态度

管理者实施控制时所持的态度,对于受控者来说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它将直地引起受控者做出相应强烈的行为反应

单元二 绩效考核与评价能力

一、名词解释 1、绩效

绩效是指社会组织及其部门与人员的工作成绩、成果与效率、效益。它反映了组织与个人的工作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与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有效程度。是评价组织、个人与管理最核心的指标。

二、填空

1、控制的目标与结果就是(绩效)。(绩效)既是控制成效的核心标志,更是各类组织管理成效的核心标志

2、要搞好绩效评价,必须具备两个基础,即(制定工作要项)与(确定绩效标准)

三、简答

1、简述绩效评价的作用

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组织与个人的工作状况与成果;发现工作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改进与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可作为奖酬发放、使用干部等依据

2、简述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本程序

制定绩效评价计划;做好考核评价准备;搜集信息;衡量与判断;评价结构的运用;改进

3、简述现场检查评价方法的要领

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要端正检查者的态度;要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与手段;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及时反馈,迅速落实

单元三 运用现代控制方法的能力

一、名词解释 1、市场控制

市场控制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借用市场机制与市场价值体系进行评估与控制的方式。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将市场机制引进来,直接使用市场竞争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内部部门或个人进行评价;模拟市场交易机制,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转换为以市场价格为媒介的市场交易行为。

第 38 页 共 40 页

2、社群控制

社群控制是指以一定文化为基础,一定的社会群体依靠共同价值和群体规范引导与约束其成员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3、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 是六十年代初美国的菲根鲍姆(A·V·Feigen5aum)首先提出来的。这是一种对产品或服务乃至工作质量实行全面管理与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并进而对为之服务的工作质量及全体人员进行控制,是管理控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4、目标管理

所谓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二、填空 1、(组织文化)是社群控制的基础 2、(授权赋能)是社群控制的必要条件 3、目标管理,是一种(“抓住两头,放开中间”)的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主要是由(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和(目标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循环周期

三、简答

1、如何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预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全”字,它包含三层含义,即:

管理的对象在横向上是全面的;管理的对象在纵向上是全程的;管理的主体是全员的

2、简述PDCA循环管理法的特点

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组成一个大圈;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并都成为企业大循环中的小循环。大循环套小循环,互相促进,整体提高;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

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

以科学的目标体系为中心;实行自我控制;注重成果评价

四、论述

1、试述PDCA管理循环基本工作程序

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即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处理(Plan、Do、Check、Action)。这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这四个阶段大体可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阶段:(1)找出存在的问题;(2)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3)找出各种原因中最关键的原因;(4)制订计划和措施。

第二阶段:(5)执行计划和措施。 第三阶段:(6)检查效果。 第四阶段;(7)巩固措施,把效果好的标准化,失败的提出防止再发生的意见;(8)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解决。

2、试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步骤

第 39 页 共 40 页

目标管理主要是由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和目标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循环周期。 目标制定

(1)建立目标体系。按照科学的程序制定组织的总目标,并将组织的总目标分解为各个单位的具体目标。各目标间相互协调,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2)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把以总目标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中的各分目标分别落实到下属各部门、各单位直至员工个人。在此过程中,应编好目标展开图和目标管理卡,作为目标展开内容的书面记录。⑶制定对策计划。认真分析实施目标的主客观条件,找出目标展开的问题点,指定系统可行的目标实施的对策计划。

目标实施

(1)权限下放和自我控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上级应对下级进行充分授权,使下级拥有完成目标的必要权力。同时,充分信任下级,对于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则应完全由下级自由选择。

(2)下级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充分行使下放给自己的权力,努力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对照自己的目标检查行动,实现自我控制

(3)对实施过程的检查与控制。检查一般实行下级自查报告和上级巡视指导相结合的办法。

成果评价

目标责任期结束,企业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果评价。成果评价一般实行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相结合,共同协商确认成果。目标成果评价有三个基本指标:“达到程度”、“复杂困难程度”、“努力程度”;另有调整指标“修正值”。

第八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企业

一般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

二、填空 三、简答

1、如何理解企业的概念

企业,一般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 企业存在的社会条件: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存在的,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基本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

虽然企业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但就其本质,它属于追求盈利的营利性组织

四、论述

第 40 页 共 40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