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4 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

并联电容器装置基本接线分为星形(Y)和三角形(△)两种。经常使用还有由星形派生出来双星形,在某种场合下,也采用有由三角形派生出来双三角形。

从《电气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一次部分)P502页表9-17中比较得,应采用双星形接线。因为双星形接线更简单,而且可靠性、灵敏性都高,对电网通讯不会造成干扰,适用于10KV及以上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组。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该变电所进行无功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和负荷无功功率,因此并联电容器装置装设在变电所低压侧,故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8.5 并联电容器对10KV系统单相接地电流影响

10KV系统中性点是不接地,该变电站采用并联电容器组中性点也是不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构不成零序电流回路,所以不会对10KV系统造成影响。

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9.1 综合自动化概述及其特点

现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二次设备完全用计算机实现对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监视与记录、安全操作监视、系统故障记录、故障分析、继电保护等多方面自动化综合。其结构可以是一个功能一套设备,也可以是一体或多机一体分层分布。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由计算机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最明显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⑴ 功能综合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从建立在计算机硬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模块化软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交直流以外全部二次设备。计算机保护代替了电磁式保护,监控装置综合了仪表屏、操作屏、模拟屏、变送器、远动装置、有载调压无功补偿、中央信号系统和光字牌;计算机保护和监控系统一起还综合了故障录波和故障测距、小信号接地等装置。 ⑵ 结构电脑化

分布式、多CPU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主要插件全是计算机化,采用分布式结构,网络总线连接。计算机保护、数据采集、监视控制等环节CPU群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各种功能。一个系统往往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电脑同时并行运行。

⑶ 操作监视屏幕化

不管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操作人员不是在变电站内就是在远方调度室或操作中心内面对屏幕显示器进行变电站全方位监视与操作。常规方式下指针仪表读数被屏幕数据所代替;常规庞大模拟屏被CRT屏幕上实时接线画面所取代;常规在操作屏上进行跳合闸操作被计算机键盘或鼠标操作所取代;常规光字牌报警被CRT屏幕画面闪光和文字提示所取代。简而言之,面对计算机彩色可以窥视若大变电站内瞬变万化。

⑷ 运行管理智能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另一个特征是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不仅表现在常规自动化功能上,如自动报警、自动报报表、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小信号接地自动选线、事故判别与处理等方面,还表现在能够在线自诊断并不断将自诊断结果送向远方主控端。这是区别常规二次系统重要特征。简言之,常规二次系统只能检测一次设备,而对自己本身故障诊断困难,必须更多靠维护人员去检查发现;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检测一次设备还时刻检查自己是否有故障,这就充分体现了其智能化。

9.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结构形式

归纳起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模式有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三种类型。

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计算机扩展其I/O及外围接口,集中采集信息、集中处理与计算,有甚至将保护功能也做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这种方式提出得较早,主要受条件限制,当时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还没有发展,这种方式可靠性差,功能也有限,很难推广应用。

人机联系

打印机 调度所/控制操作中心

主计算机 I/O接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