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风险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风险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6.销售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应如何处罚?

答: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责令其对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7.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哪些情形应按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查处?

答:(1)擅自改变餐饮服务经营地址、许可类别、备注项目的;(2)《餐饮服务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仍从事餐饮服务的;(3)使用经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者使用以其他形式非法取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的。

38.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1)防患于未然,充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体现食品经营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变被动为主动。

39.屠宰厂肉品品质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答:(1)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以外的疾病;(2)有害腺体;(3)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4)种公母猪或者晚阉猪。

40.商务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生猪屠宰活动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1)进入生猪屠宰等有关场所实施现场检查;(2)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3)查阅、复制有关记录、票据以及其他资料;(4)查封与违法生猪屠宰活动有关的场所、设施,扣押与违法生猪屠宰活动有关的生猪、生猪产品以及屠宰工作和设备。

41.企业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备案,应当如何处罚?

答: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42.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报告有关疾病信息的,应如何处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依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报告有关疾病信息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4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面有什么职责?

答: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

5

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4.监管部门接到公民对食品安全咨询、投诉、举报,应当如何处理? 答:(1)属于部门职责,应当受理,调查核实情况; (2)将处理结果答复;

(3)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4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为哪几类? 答:(1)生物性危害评估; (2)学性危害评估; (3)物理性危害评估。

4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包括什么? 答:(1)危害识别; (2)危害特征描述; (3)暴露评估; (4)风险特征描述等。

47.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面,国务院各部门是如何分工的? 答:(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 (2)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48.生鲜乳收购站的设置涉及到乳品质量安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开办主体有严格要求,规定只有哪几类主体可以开办生鲜乳收购站? 答:(1)乳制品生产企业; (2)奶畜养殖场;

(3)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 。

49.食品安全标准的第一项内容是什么?

答: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50.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答:(1)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2)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6

(3)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二)20分题

1.食用病畜肉和奶会患上哪些疾病?

答:(1)炭疽;(2)鼻疽;(3)口蹄疫;(4)猪水泡;(5)猪瘟、猪丹毒和猪出血性败血证;(6)结核病;(7)布氏杆菌病

2.据消费者举报,其购买的生猪产品食用时口感不好,疑似购买了种公母猪或晚阉猪,请有关部门检查。经调查,该消费者购买生猪产品确为种公母猪,屠宰厂出厂时没有加盖专用检验标志。问:(1)该行为违反了哪项法规?(2)针对该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1)按照《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种公母猪和晚阉猪肉品,出厂时必须加盖专用检验标志。

(2)对屠宰厂的处罚,应有商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3)《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应责令立即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没收违法肉品。 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处置原则是: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科学评估,依法处置; (4)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食品安全问题具体指什么?

答:(1)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问题,食品变质、食品达不到各种营养技术指标等等;

(2)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天然、纯洁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5.陕西西安某地“硫磺姜”估计占西安市场60%左右,2010年在9月27日,西安市工商部门在对西安的一家大型蔬菜副食交易中心检查时,发现在生姜交易区许多商贩在摊位前摆的生姜和摊位里面放的生姜都有明显的不同,显眼处摆放的,颜色都比较亮,而商贩身后放的生姜看起来颜色要暗一些。经查是使

7

用硫磺熏制了生姜,已卖出400公斤,尚有800公斤。问:该商贩违反了哪部法律?应该如何处理?

答:(1)违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不得销售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农产品”的规定。 (2)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销售,对被污染的农产品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8000元,并处一万元罚款。 6.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

答:(1)在集体用膳单位常呈爆发起病,发病者与食入同一污染食物有明显关系;

(2)潜伏期短,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肉毒杆菌中毒则以眼肌、咽肌瘫痪为主;

(3)病程较短,多数在2~3日内自愈; (4)多发生于夏秋季。

7.工商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陈某经营的烟酒行已经办理了食品流通许可证,并开张营业了。执法人员提示陈某应在显著位置悬挂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陈某辩解说:“我这里完全符合食品经营的条件,也能保障食品质量,营业执照早几天晚几天没有什么影响。”请问,对陈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罚?

答:陈某虽然已经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但在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时就开展经营,属于无照经营行为,应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三)项定性,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进行查处。

8. 某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某饼屋内检查时,在该店的货架上发现了一批预包装的面包上贴有两层标明生产日期的标签。经现场核实,该批预包装的面包已经超过保质期,经销商重新加贴了一张新的生产日期标签。该批次面包货值3000元,已经销售的部分获利300元。请问,对该饼屋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1)该饼屋擅自改变其销售食品的保质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七)项“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规定。

(2)应立即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300元和尚未销售的过期面包,同时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9.食品经营者舒某在没有查验供货者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的情况下,以68元/件的价格购进某品牌白酒200件,且未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当地工商局执法人员向当事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限其在10日内补齐食品进货台账及其它相关手续。两周后,该局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当事人舒某仍然没有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和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请问,工商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舒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履行进货查验以及查验记录制度,当事人舒某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食品经营者采购食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