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白话史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古汉语白话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古汉语白话史》课程论文

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流变的研究

文学院 11文21 11012051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所锤炼出的文化瑰宝,于历朝历代都在发扬光大,虽然古代汉语和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使用到的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研究古籍中的汉语,对我们了解历史真相,探寻隐藏在漫漫尘埃中的秘密大有裨益,构建一个汉语白话的总体发展脉络体系,势在必行。所谓白话,就是相对于文言这种口语形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相关的最为贴近的语言形式,它在词汇、句法甚至韵味方面都和文言有很大的不同。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有很多复音词,研究复音词,首先要了解它在古籍中出现的次数。以魏晋南北朝小说为例,到底有多少复音词,研究者的认识差距颇大,有人说是2126个,还有学者指出是1541个,前者比后者多出585个,关于这点,我们归因于在汉语里,不仅词组和句子构造原则是一致的,复合词和词组的构造原则也是一致的,这使得词和词组的界限非常模糊,给复合词的认定带来困难。

“寒暑”一词就是一个典型。“张凭举孝廉,出京,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咸共哂之。 张遂径往诣刘。既前,处之下坐,通寒暑而已。”这里“寒暑”已经不是“寒”和“暑”两个成分相加的意义,而是具有了新的意义,指的是见面时候的寒暄,说客套话,而且结构上结合得非常紧密。因此,应该认定“寒暑”是个双音复合词。同样,“寒温”一词情况也和这个差不多,“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从词汇意义和结合的紧密成分两方面看,都应该认为是复合词,它与直接表示冷暖义的词组大不相同。

有些语言形式古今一致,它们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是复音词,但在古代汉语里确是自由词组。在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什么时候凝固成复音词,在魏晋南北朝小说中是否发展成复音词,这也是值得我们探寻的。《现代汉语词典》收了“窃听”一词,解释是:暗中偷听,通常指利用有线电或无线电设备偷听别人的谈话。在魏晋南北朝小说里也有这个复音组合形式:“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在这里,“窃听”作为词组出现,相似的还有“窃骂”“窃语”“窃发”“窃愁”等,总之,在判定古今一致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者不是词时,我们不应忽视语言的历史特点,要用历史主义的眼光观察分析语言材料,防止以古律今,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社会性,考察同时代其他历史文献,在更广的范围内调查语言形式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看来,魏晋南北朝小说词汇研究有着丰富的内容,从不同学者的考证,从构词方法,涉及各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特别是困难的词汇和特殊词汇在法律制度忽视考证,并对词语解

1

释缺少理论的发展。同时值得注意,我们对复音词的研究还很薄弱,主要集中在单音节的义替换,研究专著系统不多,在研究方法上,还没有更好的对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将研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因此,应加紧努力,共同讨论复音词的变化,探讨词的演变规律,尤其是六代,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是遗传的,它们起源于中世纪,在历时性的变化,许多字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这些话的含义,转换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对动补式词组和复音词的把握,魏晋南北朝小说就有很多的例子可以拿来证明。这些动补式词组在魏晋南朝时代不是词,后来也没有发展成复音词。以“谈竟”为例,在魏晋南北朝小说中不但有“谈竟”,还有“看竟”“食竟”“讲竟”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帖之而已”这些词组中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

词语的演变除了内部原因外,与社会的变化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义的考释往往离不开对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和分析。如“门生”一词产生于汉代,一直流传到解放前夕。它的词义在不同历史阶段有所变化。在东汉时往往把师亲授业者称为弟子,转相传授的称为门生。门生与师,主要是学生与老师的传授关系。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门阀制度,寒士无进身之路,但是当了士族权贵的门生还有升官的机会。如《世说新语·赏誉》:“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所以寒士投奔权贵门下是仆役的身份表明,不是所谓的师生关系。而从科举制度建立以后,门生又成为被主考官入选的及第者的称呼。了解这些历史变迁,才能对魏晋南北朝门生的词义作出准确的解释。我们需要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术语详尽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归纳。在统计和频率计算,力求客观、准确,综合利用音韵学,训诂,综合利用文本的各种方法。传统训诂学的起源在传统训诂学的各种方法,对词义的理解是准确的,可靠的,并能提供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突破,名词的深入发展的可靠基础和广阔的空间提取。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综合运用,语音和语义,语法修辞,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意义解释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作出科学研究。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相结合,在主动的语言学家即老一辈语言学家看来,对汉语史的理论研究遵循普遍接受的语言学主张:一是打破坚实基础之上的历史,也为汉语史的研究必须以语言断代研究组织起来。二是语言是最有代表性的书面语,我们应该在静态描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通过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每一章,每章的关系中,每个字的意义疏浚和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共时比较可以在将历史进行横截面化和本地化。吕叔湘先生说:无论什么词类的划分方法,词义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有一个大的冲突与词义的分类结果,准不受欢迎。”近年来,许多学者逐渐开始重视从语病的角度对汉语词汇的发展历史的研究,力图从单一的纯文字训诂的角度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的变化进行研究,这已经成为热点。

2

在魏晋南北朝小说里,“看”字用的十分频繁,而且“阅读”也可以说成“看”了,如: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甚至还有“看杀卫玠”的说法。这是专属于这个时期兴起的新说法,这标志着“看”在六朝时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在当时的实际口语中已经取代了“视”。魏晋南北朝小说主要反映的是文人生活,思想和统治阶级的生活,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南北朝时期,映射了文人的思想和行为,社会生活的表面,真正的记录是相当丰富的,这足以说明,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状况和政治社会环境,使学者们能够想像在那个时候,更多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所谓的“魏晋士大夫”的风格。

此外,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在语言修辞方面,比喻和夸张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仅使它保留了许多著名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更是为书中增加了无限的荣耀。阅读魏晋南北朝小说,感觉得到魏晋时期士大夫的格格不入与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豪放不羁,他们专注于纯粹的精神世界,无视名利和财富,心胸宽广,意气风发。同时,从魏晋南北朝小说中,我们看到了魏晋时期名人的生活和情感。风流名人主张自然,与世无争,直言不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重要的意义。自然率性可以保持个人独立,自尊自强、尊重自然,可以使宇宙万物保持平衡,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万事万物,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