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管理心理学 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15=15分) 2、填空题(1*10=10分) 3、判断题(1*5=5分) 4、名词解释(3*5=15分) 5、简答题(5*6=30分) 6、论述题(15+10=25分)

请大家仔细审题,诚实作答,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把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发给大家,请大家认真复习,

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简介

一、心理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心理的定义:

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也称作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认识过程(知)

心理现象 过程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注 意

情绪情感过程(情)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二、心理的实质

?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表现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1、物种进化的证明 2、脑受损的证明

现代科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在大脑产生、进行和完成。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内容的源泉

人的心理现象,无论多么简单,还是多么复杂,其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现实,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它的源泉。

2

个性 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基础

客观现实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起着制约的作用。 狼孩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 1、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与选择性 2、人能调节自己的反映活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时间:1879年 地点:德国莱比锡大学

人物:冯特(Wilhelm Wundt)——科学心理学之父 事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心理学的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冯特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詹姆斯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 维特海默 苛勒 (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马斯洛 罗杰斯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 奈瑟 西蒙 皮亚杰 4、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

3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的含义

广义:泛指一切个体或单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活动。 狭义:指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

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协调各种关系,发挥人的积极性,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企业管理过程的两个系统:

?一是技术系统,由物质资料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组成的,主要通过专业化和机械化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

生产成本,以实现企业预期目标为目的的管理。包括管理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销过程等。

?二是社会心理系统,主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及其成果,协调生产经营过程中职工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心

理需要,调动劳动积极性,以实现为生产经营过程服务为目的的管理。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

关系,满足员工需要,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的科学。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个体心理研究 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点。 (二)群体心理研究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三)组织心理研究 (组织结构与发展、组织中的心理环境等) (四)领导行为研究 (领导的素质、结构、领导理论等) 三、管理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1.以人为本:以“人道”代替“天道”。 2.以德为先

3.中庸之道:凡事要适度;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4.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道家的管理宗旨就是通过“无为”,最后达到“无不治”的管理效果 。 5.以和为贵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