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

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田字格内。(4分)

梅花红似火,青砖黛瓦qiáo首望;水乡数百里,又见遍地菜花黄。柳絮飘呀飘,风中依xī把评书讲。怯怯的步lǚ,唯恐惊醒了麻石巷;熟悉的乡音,犹在耳边说cāng桑。

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苦而改节。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至爱亲情,血浓于水。

C.泰州的梅园,桃园,姜堰的万竹园,兴化的板桥故居,都是纪念文化名人的主题公园。 D.我有一张《疯狂原始人》的电影票,让谁去看,始终拿不定主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让泰兴乡村旅游已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 B.交警大队在学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C.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建议。 D.通过开展“书香伴我成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4.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 木受绳则直, 。 (2) ,勿以善小而不为。 (3) 海内存知己, 。 (4) 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5) 诵读古诗词,常常可见先贤的爱国之情:《过零丁洋》中“ ,

”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天祥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在睡梦中仍思报国的执着情怀。 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4分)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十一月,八年级某班围绕“长城”专题召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你也参与其中。

(1)同学们说了不少与“长城”有关的成语和故事,请你也写出两个:(4分)

成语:

故事:

(2)班会上,大家唱了不少和“长城”有关的歌曲,对“长城”的含义有了更多的了

解。请说说下列歌词中“长城”的含义。(4分)

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B.长城他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看那一身身绿军装(《长城长》)

(3)外国人称中国的长城,都说成“Great wall”而不说成“Long wall”,你知道这

是什么原因吗?结合专题中关于长城价值的介绍,谈谈你的发现。(3分)

(4)主题班会开始了,如果你是主持人,你会怎样设计开场白?(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白居易的《春题湖上》,完成第7题。(6分)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6.(1)诗中鸟瞰西湖春日景色的诗句是: , 。(1分)

(2)试赏析“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10题。(14分)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①忠正,蹈②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 ①履:履行,践行。 ②蹈:奉行。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愚者多财生其过( ) ②岂得苟贪财物( ) ..③复巢于木末( ) ④皆由贪饵故也(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以害己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

A.跪而拾之以归 B.以塞忠谏之路 ..C.以其境过清 D.何以都不闻消息 ..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2分)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 10.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贪婪有哪些危害?(2分)

(三)阅读《菖蒲,不进药店恋民间》一文,完成11~13题。(10分)

①菖蒲可分为三种,无论是毛莨科的节菖蒲,还是天南星科的石菖蒲、水菖蒲,皆具有香气,丛叶翠绿,叶形似剑,或端庄秀丽,或风流俊逸。至夏则抽梗于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捧杵,乡下人谓之蒲槌、蒲棒。

②草药之中,菖蒲绝对是偶像派。“辛、温,通九窍、明耳目、开心孔、补五脏??”《本草纲目》中,菖蒲占了很大的篇幅,被分门别类做了详实的介绍。菖蒲全身皆可入药,菖蒲的花蕊叫做蒲黄,细若金粉,欲开时取出入药,味甘平,归肝、心包经,可止血、化

瘀、通淋。菖蒲的根茎毒性较大,八九月间采挖,能辟秽开窍。菖蒲几乎从不躲在药店的..深闺里,总是直接走入民间,为人民医治湿温病、健忘失眠、湿热泻痢以及阴邪入侵正气不足引起的病症。

③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菖蒲还是人们精神与节操的依托。菖蒲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更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因菖蒲耐苦寒、安淡泊,而高居“四雅”之首。远在尧时菖蒲就受到人们的尊崇,有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则称菖蒲为水剑,叶形相近也。菖蒲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④这世界如果有一种草可以堪比帝王,那就是菖蒲。古人把水菖蒲称为“溪荪”或“荃荪”。屈原希望楚王可以类比荃荪,大兴楚国,无奈楚王昏庸,积疴难愈,屈原只能投身汨罗,以死明志。在《楚辞》中,高洁傲岸的菖蒲却只能“质本洁来还洁去”,让人不免有了“壮士断腕,英雄自戕”的悲凉。

⑤时至今日,菖蒲仍然静静地守在温暖的岸滩,守在民间。作为五瑞之首,端午这天,

译文:

译文:

人们纷纷采摘菖蒲,或剪做人形,或剪成剑状,悬于门户中央,同时悬挂艾草、柳枝等,以此辟邪驱鬼,攘除灾凶。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6期) 11.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2.简要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3.结合全文,说说菖蒲为什么在民间受到人民的喜爱。(4分)

(四)阅读《做一只生命的“候鸟”》,完成14一16题。(10分)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勇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古古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④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地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对人类而言,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分)

15.请说说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16.巴尔扎克说:“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你认为这句

话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合适吗?请说说理由。再为本文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