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堤防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过程详细专业全面-完全定稿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土石坝堤防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过程详细专业全面-完全定稿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死亡 受灾人受灾面冲毁耕粮食减房屋倒年份 人口 积 地 产 牲畜 塌 (年) 数 (t) (万人) (万亩) (万亩) (头) (间) (人) 1991 3.4 1993 3.8 1994 10.1 1995 8.4 1996 4 1997 7.2 1998 17.8 2008 2.07 6.4 2.4 3.9 4.8 1.8 4.6 12.4 0.46 0.16 0.23 0.35 0.16 0.24 1.58 / 12 91 411 3206 2 132 265 4283 5 104 315 7001 30 485 2533 6368 1641 / / 51 141 损坏水利设施 堤防 (km) 交通中电力通直接经济损讯 失 渠道 电站 其他 断 (万元) (km) (kw/座) (处) (条次) (km) / / 640 1 125 / 4 9 11 2 60 59 / / 1.6 15.2 3 2.5 1485.4 598.8 1108.3 3388.9 1119.7 3240.7 8559.45 13.8 87.3 1.8 3.1 75.6 5.926 15.4 80.9 39.5 5012/2 15.9 151.6 151/4 356 18.6 Jul-00 188 80 11160/5 151 30.2 76.6 253/2 408 / 175 344 2.21 34260 20 949 1796 128.6 28268.8 合计 56.77 36.3 5.39 59292 69 1936 3323 227.226 469 24576/20 1869 145 150.9 47770.05 4.2.3防洪现状

**河干流**河段,建国后经过多次防洪治理,尤其在60~70年代,修建了部份堤防工程,保护了对沿岸城镇、农田的安全保护,以及防洪抗 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到90年代初干流尚有各类堤防工程24.2km。已建堤防由于种种原因,不但标准低,而且还存在着许多险工隐患,在修建这些堤防时,缺乏统一规划设计导致水流紊乱,造成堤防毁坏严重。加之流域内森林的过量采伐,洪水挟带的泥沙淤塞河道,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河**河段未能形成防洪体系至使防洪减灾能力弱,导致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现存的堤防工程更难抗御大洪水的袭击,故在1998年7月特大洪水时使**河干流**河段的堤防工程在洪水中冲毁贻尽。

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1999年由**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省**河干流防洪规划报告》经**省水利电力厅主持审查通过,以**水规计(1999)175号文下发“关于印发**省**河干流防洪规划审查意见的通知”。并上报**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以**府函(1999)92号文批复同意该《规划报告》和省厅审查意见。根据规划,**县利用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资金建成了部分堤防工程,截止2007年底,**县境内**河干流已建防洪堤10.4km。**县堤防工程建设成就调查情况见表4.2.3。

表 4.2.3 **县堤防工程建设成就调查表

河流 名称 项 目 地 点 (县市区) 新建 堤防 km 98年前 **河 **县 规划 98年后 可研 实施 ---- 39.15 20.155 11.32 新建 护岸 km ---- ---- 4.04 ---- 加固 堤防 km ---- ---- ---- ---- 加固 护岸 km ---- ---- ---- ---- 疏浚 河道 万m3 ---- ---- ---- 20km 工程 投资 (万元) ---- 10308 3504.86 性 质 30

4.2.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兴建防洪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战略目标创造稳定的建设环境。结合**县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洪灾频繁,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县地处**河干流下游段,洪灾几乎每年给该县带来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县1991~2008年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77亿元。频繁的洪水灾害,严重地制约了**县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安定。

2、防洪设施不足,无控制性工程

**县位于**河干流的下游河段,防洪措施较单一,对上游来的洪水主要以泄为主,由于天然河道的行洪能力不够,因此堤防工程建设尤其重要。但是堤防工程建设,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不能适应防洪的需要。

3、沿岸土地肥沃,人均耕地少,保护耕地十分重要

根据**河干流**河段一期堤防工程保护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农业人均耕地仅0.82亩。再加上城镇、公路建设用地和洪水的冲毁,耕地十分少,但是这里的耕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气候特殊,是人民赖以生存的耕地,防止洪水的侵袭,已刻不容缓。

4、堤防工程建设,是地方人民的迫切要求

连年洪灾已经直接影响地方的安定。抗灾自救,恢复生产成了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年年抓的头等大事。深受频繁的洪水灾害之苦的群众,也十分重视堤防工程的建设,干流沿岸群众修建堤防工程的积极性高涨。目前沿河群众为保护耕地,按保护耕地面积每亩集资500~2000元进行堤防建设,已成了群众自觉的行动。

综上所述,**河堤防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是防治干流洪水灾害,保护和保存宝贵的土地资源唯一的根本有效的措施,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安定,保一方平安的关键工程。

4.3 防洪任务、标准及堤线、堤距

4.3.1工程任务

本堤防工程的建设任务是:提高河段防洪能力,确保工程防护区在设计防洪标准内免受洪水袭击,不因洪水而造成灾害和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4.3.2防洪标准

根据GB 50201—94《防洪标准》之规定,结合**河干流**河段堤防保护耕地、人口、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对象的规模及重要性,拟定防洪标准。

**堤防工程保护对象主要是**县城。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5)》,县城城镇人口目前已达到4.8万人,中期2015年6.0万人,远期2025年9.5万人。作为该县政

31

治、经济、文化中心,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分布较为集中。该堤防属四等工程,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 4.3.3堤线布置及堤距选择

根据工程区河道地形、地质条件及耕地、城镇分布情况,以及防护区范围,主要防护对象的要求等综合因素,各河段的堤线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并充分利用现有河岸线,避免较大的改变天然水流状态。

2、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宜采用折线或急弯。

3、堤线尽量不压占耕地或少压占耕地。河岸边一级阶地前沿应作为堤线布置的首选位置。河滩地留有适当的宽度,以避免较弱地基及强透水地带。

4、尽可能利用已建堤防,研究对其利用和扩改建措施,并与新堤线合理衔接。 5、城区堤线布置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但必须首先确保河道安全行洪。

**河干流**段河谷呈束放相间的分布,开阔的河谷多分布肥沃的河岸耕地,**县城也座落在河岸边。因此,受堤防河段地形、耕地和场镇分布等制约,防护区较为分散,堤防工程也成不连续分布。**河段堤防工程在堤线布置上受此制约,无可比性的堤线方案可比较,只能按堤线布置原则,在满足河道行洪和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堤线布置,以适应河段的特殊性。

**、**堤防段位于**县城,距河口37.44~43.02km,河段两岸均是防护区。右线从上游阶地前沿走线,桩号:**右(1)0+000~**右(1)2+515段为350~300m;堤线在桩号:**右(2)0+000~**右(2)2+882段,该段河道较顺直,两岸均靠阶地前沿布置,根据合理的堤线布置,选择堤距为200m。本次设计的是****右2段。

4.4 设计洪水水面线

根据堤防工程所处河段特点,各堤防段所确定的工程布置及其设计防洪标准,采用水力学满宁公式推求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糙率n值,低水时根据河床情况参考天然河道糙率表选取;中高水时,根据高水则以“81.6”、“98.7”洪水位作控制反算推求。水面比降I根据调查和实测洪、枯水面线确定。各断面处天然情况和修堤后的设计洪水位由设计洪水流量在相应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查取。其成果见表4.4.1,水面线见水工部分各段堤防的纵断面图。

表 4.4.1 **河干流**河段**、**堤防工程设计洪水位成果表 P=5.0% 里程 堤防名称 (km+m) 流量(m3/s) 0+000 **、**堤防 **右1段 0+477.5 0+847.6 1+169.5 32

水位(m) 1090.47 1089.28 1088.35 1087.55 3030 3030 3030 3030

1+497.3 1+835.5 2+222.1 2+515.5 0+000 0+325.9 0+525 0+796.9 0+948.4 **右2段 1+307.3 1+467.9 1+804.3 2+043 2+370.9 2+634.6 2+882.8 0+000 0+334.1 0+798.3 1+071.4 1+431.5 1+725.8 2+026.2 **左段 2+237.2 2+892.2 3+218.2 3+944.5 4+312 4+906.1 5+386 5+626.4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1086.73 1085.88 1084.92 1084.18 1077.70 1077.24 1076.95 1076.57 1076.35 1075.84 1075.61 1075.13 1074.79 1074.33 1073.95 1073.60 1077.70 1077.24 1076.59 1076.21 1075.71 1075.30 1074.83 1074.59 1073.68 1073.23 1072.22 1071.71 1070.88 1070.21 1069.88 4.5 排涝及河道整治规划

**河干流**河段一期堤防工程,在堤防背水侧坡脚处设有纵向排水沟,堤防下游末端留有排涝口。**县城(**镇)堤防内积水利用已成**堰和梁桥河沟排洪口等方式排涝。

河道整治主要涉及堤距较窄的局部河段。整治措施应根据河道存在问题,主要对阻水、影响行洪的河心滩进行清理、疏竣。如**堤防河段,在**县城处,因河岸地形和已成堤防的限制,局部段堤距小于200m,并在该处有一河心滩,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对此应作清除,同时结合砂卵砾石料场,对其进行建材利用。河槽疏竣,主要是对个别堤防迎水侧河漫滩较宽处,在筑堤料开采时结合疏竣同时进行。

3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