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溯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罗氏溯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却说罗国对楚军的进攻早有戒备,罗国虽然相对弱小,但也不是不敢接战的孬种,他们也是英雄的后代。早在楚军出发之前,罗国自知单靠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楚军,于是派人到北方的卢国(今襄阳西)请求支援,卢国是由戎人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卢戎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马上进行军事动员和部署,很快,罗卢联军就在罗川城外占领有利地形,布好阵势,专等楚军到来。

楚军来到罗川城下,未及扎营,就杀声四起,罗卢联军如猛虎下山,把楚军打得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楚军大败。按惯例,楚国出征将领失败,要自裁,就是说要“杀身成仁”,于是,莫敖就在山沟中找了棵歪脖子树,吊死在了荒谷。少数将领逃回皇城,也被关在监狱里听候处罚。楚王听完汇报,说:“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把逃回的将领都赦免了,并给予了抚慰。从这次罗川战役看,罗国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过楚国毕竟是大国,强国。在此后不久,罗国还是被楚国灭掉了。 关于罗国灭亡的原因,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有讨论。《国语?周语》载大臣富辰谏周襄王,在论及由婚姻不当而造成小国败亡的教训时,一连提到了八个国家。当时人认为,罗国的灭亡,是由于罗君娶了姬姓国家的姑娘,而这位姑娘是位“外利离亲者”,意思是说这位姬姓夫人品性不贞,喜欢挑拨离间,吃里扒外。原来,在周代人看来,亡国悲剧总是由“女祸”引起的。上古三代,夏之妹喜,商之妲(音dá)己,西周之褒姒(音sì),皆是“倾国倾城”、颠覆王朝的罪魁祸首。一些小国的灭亡,也无不是由“女祸”所引起。“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这种看法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大错特错的。 但是,我们从《国语》的记载中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罗国在当时为了有效地对抗楚国的扩张和侵略,曾和汉东的随、唐等姬姓国家联姻,结成联盟,共同抗楚,也就是说,在抵抗楚国侵略方面,罗国不畏强国,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三国时期的学者韦昭给《国语》作注解,认为是罗国君主在娶了季姬之后,发展为骄奢淫逸,不能团结大臣和人民,因此为楚所破灭。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些带偏见的。不过,君王和大臣胜不骄,败不馁,时刻保持洁身自好,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自身立于不败的基本条件。

罗国约在春秋中叶被楚国灭亡。其遗民被迁往湖北枝江等地。枝江县南二十里传说有罗子国故址。

《通鑑.纲目》: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又姓姬,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德六相而天下治。 其时蚩尤明天道大常,察地理。勾龙辨东方,祝融辨南方,风後辨西方,后土辨北方。黄帝子二:长昌意,次昌享。(此说不确)意姓己名撃,号少昊,以金德王,故曰金天氏。生颛顼於若水,以水德王,都濮阳故曰高阳氏。其时命炎帝之子勾龙为木正,而帝之孙祝融为火正。帝崩,少昊孙名喾嗣帝位,都於亳号高辛氏,以祝融为师。《通志》、《史记》:楚世家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氏。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为帝喾师,居火正有功,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一胎生六子,其六曰季连芈(原文为芊或芉。姓。周先,季连六世孙鬻熊氏文王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於楚,爵子男,是为楚系;祝融之子震佐袭父爵,居有妘,号有妘氏。逓六十一世孙妘里名匡正,周武王九年,奉命南征,封於增。成王时举文武勤劳,而封匡正为安南公,国於罗,後嗣子孙以罗为氏,是为罗世系。

裔孙游等,因族人请,任复修牒之事,在局检稿,或有问於予者曰:“罗族出祝融之後,为妘姓之裔,稽汝老谱,与凌甫公肇修原叙,与《史记》、《通鑑》、《纲目》(?)《通志》、《楚世家》各书记载,彼此参阅,具见渊源,有自此真文献之足徵也!然今新刻诸谱,有二世 祝融,三世 陈临、 嚣术、米郎,四世 猪卢、猺卢,五世 鹗、凤、鹏、鸱,六世 邦、都,七世 襄、帙、敏、政,八世 宣宜、兴宜,九世 道迈、遵迈,十世 戈,十一世 顾,十二世 性、忻,十三世 清,十四世 逸,十五世 豫,十六世 至望、至明,十七世 晋、留,十八世 敏,十九世 倣、傚,廿世 亹,廿一世 佑,廿二世 雲霓,廿三世 沛、淋,廿四世 维,廿五世 瑺、珉,廿六世 超 ,廿七世 休、林、朴、木 ,廿八世 炽、煌、烜,廿九世 鄫、邾,三十世 昌允、昌炽,三十一世 世隆,三十二世 凝、蝟, 卅三世 洪美、洪吉、洪彦, 卅四世 芳噩,卅五世 砧,研,卅六世 茂俊、茂岫,卅七世 宗光、宗彝,卅八世 嗣彝,卅九世 君用、君赞。用而上系祝融,下逮珠公何先後之不同也?” 予闻之瞿然曰:“此吾读前明州牧罗公曰:衷性吾谱派说记所谓贪末利而(左禾右久)翻刻,各族未审,致贻续貂之诮!信有然也。”夫勾龙为炎帝之子,乃姜姓之後,史鑑昭然,其非祝融之裔,不待辨而自明也。《史记-藩封》列楚七十二世家,其一 芈姓,熊绎为楚之祖;其一 妘姓,匡正为罗之祖。推而上之,则吴回为祝融弟,而分楚一脉;震佐为祝融子,而分楚一脉。是皆载在典籍,章章可考。今弃震佐而接勾龙,按之老谱不合,凌甫公原序不合,史鑑志记又不合。古者女子廿而嫁,男子三十而娶,故圣人以三十年为一世。降至挽近嫁娶皆早,或未冠而生子,或既冠而生子,每一世恒不及三十年。讵四十世,世系而绍二千几百年,统绪有是理乎?知无是理而附会录之,岂得为信书乎?或曰:“是殆别有所见于稗官野史,未可知也。”予曰:“其然,岂其然乎。如其然也,则历年如此,其多历世如此,其寡又何说为之解也。吾意此辈复修情急,奈老谱多为元季兵燹,逓至明末,复踵斯弊无以上追本始,故续此以系祝融故也。”虽然是谱经修不下数十百部,寻久失真,後之人不核其实,固将执为信书,而反视(誓)老谱之为误诬。故予与诸君责任复修,不得不辨囚书,或人问答之词,而即以为源流本始之志,谓兹谱一遵旧本,考据详明,不似新刻,张冠李戴,而有功于祖宗也可,有功于子孙也亦无不可。 岁

大清同治昭阳(癸)大渊宪(亥)桂月 裔孙尔游谨识于浏东营盘 罗联祠总局

罗氏世系皆以祝融为颛顼之子,祝融生勾龙,勾龙生嚣术。余阅旧谱序多矣,唐宋以来,历代名公巨手,为序为志,各有

著作,亦皆以祝融为罗氏始祖。其中引用国史典故,如颖公序曰:“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以火施化,号曰赤帝听弇州之鸿(鸣)鸟,以作乐歌。生都于鄫,终葬衡山之阳。融生勾龙为颛顼后土”云云。後之作序者,大都本此,亦未能深究。余尝考旧史及通鉴诸书,有祝融氏者,本神农之後。神农纳奔水之女,曰听詙,生临魁,临魁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节茎,节茎生戏,戏生器,器生祝融为黄帝司徒。祝融生嚣术,嚣术生勾龙,为颛顼后土,能平水土,辨土地之宜,以教兆民,后世祀之以配社。勾龙生垂,其後伯夷封于吕,为舜四岳,因以吕为氏。至周吕尚佐武王伐商有功号太公,封于齐。据此,则祝融本在颛顼之前,且出于神农氏,其孙勾龙与颛顼同时,世系详明,昭然可考。以为转顼之子,不惟世系与国史不符,且既为黄帝司徒则祝融为黄帝时人。黄帝在位百年,黄帝之下,有少昊氏在位八十四年,少昊氏之下,始为颛顼。既曰颛顼之子,又曰为黄帝司徒,不知黄帝至颛顼,百有余岁即时会(?)亦且不合,岂不自相矛盾乎?及查《颛顼本纪》,帝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獃、梼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九人。骆明之後至禹,为夏后氏。苍舒与叔达等,世号为高阳氏之八恺;又娶胜溃氏之女,生卷章、穷蝉、梼杌三人。穷蝉之後,至舜为有虞氏。梼杌不才,为舜投之四裔。卷章之妻曰女娇,生子二:长曰黎,次曰回。黎代为祝融,我祖所称祝融者,即黎也!其後裔至周初受封于罗,即今湖广房州也,子孙因以为氏。按祝融本火官之名,器所生之祝融,始党火正,故号祝融氏。吾祖黎本颛顼之孙,颛顼命司火官。(国语曰火正)黎,蔡传曰:北正黎是也。黎生和,即尧时之和氏。尧复使典是职,历夏商周,嗣後遂世代为之。所以黎之後,不闻他族更有祝融氏也。前人不察,统曰祝融为罗氏始祖,并牵列嚣术勾龙于系次之下。其所引证等语,亦皆器子之事迹,是直以器之子为黎矣。世代相传,人不深辨,致罗氏子孙不无数典忘祖之憾!!!是非秉笔者之咎乎?!余非好为抹倒前人,妄呈末议,实以家乘与国史并重,世不可紊,系不可淆,事迹不可错乱,引用不可荒唐。不然考核未精,缪加议论,一着之于笔,载在简端,便成古迹。遂使後人更会附会,相沿成非,不惟自误亦且误人,其弊(伊胡)?底哉!!!董其责者,自应参订详明,纵或文献足徵,亦当细加採择。庶上不致贻憾于先祖,下不致贻笑于後人矣!故备录之,以为後之知言者证。 时

光绪元年岁在乙亥季春月上浣之吉日 钦加五品衔分省补用知县优邑增生 平江豫章孙树基秋明氏谨志

我市淄川区及桓台县的罗氏族人,绝大部分都是罗成的后裔,但在当地传留的世谱中,仅记“始祖士信”。既无“罗成”名号,也无先祖的渊源。一千三百多年来,尽管先后十三次续修,但始终没人去探究其历史源流。

笔者是罗成的第45世裔孙,是《中华罗氏通谱》的编委之一。最近,我终于从福建、江西等外地的谱牒中,找到了确信无疑的答案:罗士信(原名世推)就是罗成;罗成是罗艺惟一的血缘之子。

清朝道光年间,赣州司马罗明高,在主修《罗氏大成谱》的谱序中特别提示:“隋、唐相继间,我祖……艺公,讳元朗,由豫章(今江西南昌)之西山,析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其子成,讳士信,忠义佐唐,赠郯国公。其后,尹宁(罗成之孙)被难,不敢显称祖讳,因改艺公之名曰恩,改秦祖妣(罗艺之妻、秦琼之姑)之姓曰余(“秦”字除头三横),当斯时,离山东,回豫章,由豫章迁浙江会稽县居焉。”

据综合史料记载:罗艺之父罗官奉,任山东济南府参军,三个儿子分别名为元朗、元稔、元明。元朗(即罗艺)先是随父迁居历城县,后又寓居湖北襄阳。南朝陈时,罗艺率兵攻隋,隋炀帝被逼而封罗艺为靖边侯,号燕山王,听调不听宣,镇守幽燕九郡。大业十二年,唐王李渊大军直捣隋部。罗艺无奈而降唐,被唐王封为大将军,称燕郡王。后来,罗艺谋反,被唐军追杀,导致身败名裂。亲眷则四处逃匿,各藏东西。

罗艺与罗成父子,一个反唐,一个保唐,罗成20岁时,卒于罗艺之前。齐郡的罗人在唐朝创修世谱,选定士信为支谱始祖,显然是可以理解的。

《淄川县志》说:罗成生于历城,后迁居淄州般阳。又传说:罗成之妻名庄金定,系淄川区磁村乡大百锡村人。罗成有二子,名志为、志行。志为即罗通(一作罗童)。罗艺被杀时,罗通改名罗照。罗通有七子:前四子名尹泰、尹宁、尹瞻、尹穆,散居于浙江、福建等地;后三子名章、英、昌,散居于山东各地。

五代时期,罗成之12世孙罗潜,因避战乱由般阳迁居到诸城。至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仕至大名府知府的罗希古(罗成之16世孙),重又返回到淄川县孝义乡。并在今淄川区二里乡苏王庄,修建“宋诰赠工部尚书加赠金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上刻:

“邈哉罗国,颛帝之裔,厥后子孙,因国为氏。或齐或魏,播迁东北;至唐有闻,郯公垂烈,三代绍威,乘时振发。公出诸城,潜光晦德,以善遗子,不诘其成,卒能有成,为世名卿,邦有宠光,章金绶紫,天子赠公,荣动闾里,始疑其约,今享其丰。揭铭以碑,照耀无穷。”

天下罗氏出豫章。据考证:罗姓源于“黄帝——颛顼——祝融”世系,江西省总谱的始祖,名为罗珠,是汉惠帝刘盈的相国大司农令。罗成是罗珠的24世孙,是先祖祝融氏(吴回)的第125世孙。

今志地之书,皆谓湘阴为古罗国,而不详其原,则易启人疑。案水经湘水,又北过罗县西,注云:汩水。又西经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迁之于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水亦谓之罗水。又水经江水,又东过枝江县南。注曰:江氾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地理志曰:江沱出西,东入江是也,其地故罗国,蓋罗徙也。

罗故居宜城西山,楚文王又徙之於长沙,今罗县是矣。宜城今属襄阳府,枝江今属荆州府,沱水出焉。又水经:渎水出豫章艾县,西过长沙罗县西,注:罗子自枝江徙此。据此,是罗本居宜城,曾徙於枝江,再徙於湘阴也。

前汉地理志,长沙国罗县注: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左传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鄢即夷水也。水经沔水,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之。注云: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县即春秋庐戎之国也,今为襄阳府南漳县。)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又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此时罗犹在宜城,惟徙枝江时,无可考证。(案左传,楚文王在位十五年,以鲁荘公十九年卒。是徙罗於湘阴,在鲁荘时也。) 清·罗汝怀《绿漪草堂文集·罗国考》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 《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 《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

《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经过漫长的奋斗,罗姓人士在秦汉之际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以迄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任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以四川为主要地盘的蜀汉,也出现过不少姓罗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罗宪外,还有一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这种情形,自然也是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 隋唐二代,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姓。

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找到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落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迁。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元代的罗贯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来最畅销的古书之一。

罗姓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2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加上少数民族的罗姓人数,估计罗姓人口应在1000多万。

一般认为,罗姓的远祖是黄帝。许多姓氏书上称罗姓子孙为祝融之后。祝融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湖南新化《罗氏通谱·源流受氏世次录》中称罗姓先祖匡正曾经帮助周王灭商,西周初年被封为诸侯,建立罗国。最初建都于今湖北宜城,后迁都于湖南长沙,与楚国相邻。春秋时期,罗国被楚国所灭,一部分子孙遂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改自己姓氏为罗姓。《魏书·官氏志》中记载北魏孝文帝时,推行汉化政策,下令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其中叱罗氏、破多罗氏皆改成汉姓罗姓。《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唐朝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在大唐圣历二年(699年)率部族约六七万人内迁,后其客死长安。他的后裔逐渐汉化,遂改姓为罗姓。满族八旗姓中爱新觉罗、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等后裔均有改姓为罗者。土族中的罗姓是土族罗古尔氏汉译过来的。在土族语言中,把罗姓人称作罗古尔·孔,即种油菜子的人。罗古尔地方因出产油菜子而闻名。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后,罗古尔氏人就取第一个字罗作为自己的姓。

更有不少汉族的罗姓子孙,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融入少数民族中。我国布依族、彝族、土家族、瑶族、蒙古族、京族、哈尼族、白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罗姓。如清代乾隆时期《北胜府志》记载,罗氏子孙有一支西迁到云南的北胜州,成为当地彝族大姓之一。贵州彝族亦有罗姓。据《贵州府志》记载,贵州水西彝族安氏,本姓罗氏。 春秋时期罗国被楚国所并后,子孙失去国家逐渐南迁,开始以罗为姓。一部分罗人与卢、庸遗民一起向西进入川东,定居阆中,成为“板楯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提到西汉时板楯蛮有七姓,罗姓为七姓之首。

秦末汉初之际,罗姓人士开始崭露头角。秦朝末年有长沙人罗君用,任武陵县令,其子罗珠在汉朝担任官职,奉命驻守九江郡。在今南昌一带修筑一座城堡,并亲自在城墙周围栽种豫樟树。其后人便在此定居下来,奉罗珠为豫章罗氏的一世

祖。此后豫章罗氏不断的繁衍壮大,很快成为当地望族。《广韵》称,罗姓“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也称豫章五大姓中罗姓居首位。此外豫章罗氏子孙还不断向周围地区迁徙发展,成为罗姓一大宗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仕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湖北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两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此外四川也出现过不少罗姓名人,如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为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在北方山西等地也有一支罗氏家族显赫。北魏代北人罗结,英勇善战。魏帝专门为其修“罗侯城”以供其养老。罗结子罗斤,孙罗敦、罗拔,罗敦子罗伊利、孙罗阿奴,罗拔子罗道生,孙罗延等先后承袭爵位,担任将军、大夫、刺史等官职。从北魏道武帝至东魏武定年间共160多年,这支罗氏家族子孙世代为宦,功高位显,为当地名门望族。

隋唐五代时期,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大姓。江西《罗氏大成谱》称“(豫章罗氏)在晋、宋、齐、梁之际,散居天下……”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也提到五代时期罗姓“元杰公者,遍往永平、襄阳、长沙、豫章、山东、浙江等处,访问宗族。”可见五代时期罗姓已经播迁至上述地区。从史书记载的罗姓名人的里籍看,罗姓子孙广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浙江、河北、四川、安徽、福建、广东、陕西、江苏等地。隋末幽州总管罗艺,湖南襄阳人。唐朝将领罗士信,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封为剡国公。唐朝名儒罗道琮,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罗隐,新登(今浙江富阳)人。唐末魏博节度史罗宏信,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唐末社会动荡加剧,不少罗姓子孙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往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偏远地区。《江西罗氏大成谱》记载唐末僖宗时期,由于战乱,其始迁祖罗景新先是迁往江西赣州府宁都州,数十年后,又迁福建汀州府宁化石壁村,在此安家落户,成为罗姓入闽之始。又后来罗姓沿汀江南下进入广东梅州、兴宁,成为客家罗姓一族。

宋元以后至明清,罗姓子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但主要分布仍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最多。以今江西省为例,江西省内除豫章罗氏外,还有南昌东坛罗氏、庐陵 村罗氏、吉水罗氏、丹山罗氏、永丰水东罗氏等宗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在青州(即今清徐)做官,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 罗姓迁居台湾,目前所见文献记载最早始于清朝雍正初年,有一福建漳州罗姓人与郭、何二人一道到台湾基隆开垦。雍正八年广东人罗朝章在台湾新竹红毛乡开垦。雍正十一年有福建泉州人罗合泉在台湾彰化县东螺西堡新庄仔庄开垦。此后大批罗姓子孙迁入台湾,与当地居民一起为开发宝岛台湾做出重大贡献。今天罗姓人口在台湾排名第十八位。

更有不少罗姓子孙漂洋过海,在海外生根发展。罗国亡国后,一部分人迁到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元朝至正年间罗斛国吞并了暹国,其国遂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罗人成为泰族的一部分。这是罗人最早向国外发展。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祖籍广东嘉应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式的兰芳公司,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年—1885年),是海外罗姓影响最大者。目前海外罗姓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武 玮 河南博物院

秦嘉漠辑补的《世本》中说:“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周礼·夏官·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

上面所说的“大罗氏”和“罗氏”,其实是一种人。其所以称“大”,是相对于诸侯而言,表示一种尊贵威严。在西周时期,设置了一种“夏官司马”的职官,春秋战国时沿置,除掌军政外,还兼掌制赋、教军旅等,是治军的最高长官,其下有“小司马”等70种职官为之佐助或部属,其中第二十种就是“罗氏”。“罗氏,这种掌鸟兽的武官,由“下土一人、徒八人”组成。 至于大罗氏的具体活动,在《周礼·夏官司马》中,有一些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原来大罗氏这种武官,负责掌管用罗网捕捉在低空飞翔的鸟雀之类的事。到了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则使用细密的罗网,围取鸟兽。一般是在上方用火焚杀,将罗网铺张在下,被烧伤的鸟雀纷纷掉在或撞在网上。大罗氏将捕得的鸟雀献给天子,用作祭品。到了第二年仲春二月,就用罗网捕捉惊蛰后复苏的黄雀、鹌鹑之类的小鸟。这时候的鸟雀体内充满着生机,是一种高级滋补品,最适宜于“养老助生气”,大罗氏把它们献给“国老”,希望他们食用后,能收到返老还童的功效。 但是大罗氏捕捉春鸟,并非滥捕,而是有计划、有节制的《礼记·月令》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季春之月……田猎置(音居)罘(音福)、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季春三月,禁止把各种捕猎用具和毒杀鸟兽的药带出城门等九门之外使用,因为这时正是鸟兽哺乳繁殖时节,此时捕杀一只,就可能伤害几只甚至上十只生命,这对于生态平衡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点,罗氏在“罗鸟兽”的实践中早就有相当正确的认识了。俗话说得好:“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其最初起源大概就是《礼记》中的这类记载吧。

大罗氏除了自己捕捉鸟雀外,还代周天子收掌诸侯贡献 的鸟兽。。《礼记·效特牲》有很详细的记载: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