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

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本卷可能用上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Al-27 S-32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和细胞能量“通货”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氧和蛋白质 C.人体内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碳、血浆蛋白、尿素、糖原等物质 D.细胞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2.下列有关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都具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与其传导信息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B.神经元轴突内的细胞质不断的流动,以便于轴突和细胞体进行物质交流

·1·

C.神经元因合成分泌神经递质的需要,具有较多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D.神经元细胞膜表面遍布着神经递质的受体,使其能广泛及时地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 3.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B.细胞中催化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酶不一定位于线粒体内 C.线粒体产生的ATP被叶绿体利用时,可以用于H2O光解释放O2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

4.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顺利完成临床试验,49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受试者体内产生了针对HI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被免疫系统摧毁

C.接种艾滋病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可直接消灭入侵的HIV

D.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RNA→RNA→蛋白质 5.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6.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及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所对应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相同 B.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数量足够多),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肯定是A基因纯合致死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数量足够多),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所有基因型中存在3种杂合子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

·2·

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 A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强水为氢氟酸 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利用焰色反应 (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D 《诗经?大雅?绵》:“堇荼如饴。”郑玄笺:“其糖类均有甜味 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2 L 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等于2NA B.含NA个 CO32-的 Na2CO3溶液中,Na+数目大于2NA

C.密闭容器中,2 molSO2和足量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D.4.0 g CO2气体中含电子数目等于2NA

9.某学习小组以废催化剂(主要成分SiO2、ZnO、ZnS和CuS)为原料,制备锌和铜的硫

酸盐晶体。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能溶于稀硫酸的是ZnO、ZnS和CuS B.步骤①、③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③涉及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uS+H2O2+2H+

△ Cu2++S+2H2O

D.步骤②和④,采用蒸发结晶,过滤后均可获取粗晶体

·3·

10.二异丙烯基苯是工业上常用的交联剂,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超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如

下图所示。下列有关二异丙烯基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B.与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其一氯代物有5种

1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Fe2+ 乙二酸具有氧化性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B 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 溶液褪色 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向1 mL 0.1 mol·L-1 Na2S溶液得到澄清溶液 D 中滴入2 mL 0.1 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0.1 mol·L CuSO4溶液 -1-1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

新型燃料电池。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 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