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之 长春市二道区搭建理论宣传“四大讲坛”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之 长春市二道区搭建理论宣传“四大讲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党声政声百姓声、国事家事创业事

说的都是:“贴心”事

讲坛搭起来了,“讲什么”是核心。在确定宣讲内容上,每年年初,二道区委都要深入调查研究,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把准基层思想脉搏,特别是掌握基层理论“需求”和思想疑虑,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复研究确定理论宣讲内容。各讲坛则结合各自实际,再进行具体安排,既完成“规定动作”,也设计“自选动作”,确保理论宣传导向正确、有针对性。

一是宣传创新理论,解读大政方针。干部讲坛重点宣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问题,宣讲中央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宣讲二道区发展的新形势、面临的新问题、采取的新对策。新二道创富论坛从企业经营管理者实际出发,全面深入解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诠释省、市、区推动全民创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巷讲坛着重阐释党和政府的执政理论、大政方针、惠民举措。2008年,长春市政府发出“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号召,小巷讲坛立即举办“革除封建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的专题讲座与讨论,之后还在小巷口举办公祭活动。炕头培训班着重解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宣传党的“三农”政策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介绍省、市、区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

二是讲授创业经验,传播科学技术。英俊社区的小巷讲坛办坛之道是“思想上解惑、技能上解难、环境上解忧,打造十分钟就业圈”。这“三解一圈”道出了二道区理论宣传吸引群众的又一“秘

笈”——传播科学理论与传播创业经验、实用技能相结合。该社区居民曹继红有民间剪纸特长,社区发现后,通过小巷论坛请她传授剪纸手艺,并扶持发展,带动社区3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2005年,“炕头培训班”主动为四家乡农民孙占喜与“农博会”的种植能手搭桥,学习“米豆间种”种植技术,并在自家地上实验,取得成功,同样的面积产出是别人的两倍。培训班趁热打铁,组织村民现场参观学习,使“米豆间种”技术在全乡推广20多公顷。

三是讲百姓身边事,解百姓心中难。“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这是二道区基层理论宣传的又一特色。小巷讲坛把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收集起来,结合社区工作,确定讲坛主题。2008年10月。东站十委社区新建的通安小区居民开始回迁,一些居民因为防盗门、声控门等设施的价格问题以及装修房屋改变结构问题与开发商、物业发生矛盾。居委会专门请来开发商代表和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在小巷讲坛上进行了说明和解释,理顺了居民的情绪,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回迁户说:“我们要的是明白、公平、公正、平等,小巷讲坛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大家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领导干部、创业能人、专技人员

人人都是“坛主”

“讲什么”明确了,“谁来讲”是二道区着力破解的另一个问题。面对不同层面的干部群众,究竟需要选择什么样的人来讲,才能

把“谁来讲”与“谁来听”统一起来?在认真研究后,二道区区委采取了“借助外力”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论坛主讲人。“别看二道区地方不大,但宣讲队伍却很大,机关、企业、社区、农村这些不同领域不同人群,都有各自的宣讲人才库,都有适合的宣讲人,随时可供挑选。”说起这些,二道区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如数家珍,一脸自豪。确实,到二道区走走看,就会发现,那里活跃着一支由高水平专家学者、本地实际工作者、各个部门或领域的专门人才、创业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宣讲队伍,就连普通市民、农民,都有机会做“坛主”、唱“主角”。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讲。不管多忙,事情再多,区领导也要带头宣讲,这已成为区里的一个制度性规定。区领导依托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结合分管战线和工作实际,带头为全区机关干部群众作辅导报告。平均每年宣讲40余次,涉及30多个专题。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党委(党组)负责人也是宣讲骨干,他们也要在本单位轮流讲。一些部门和单位涌现出了“校长论坛”、“法官论坛”、“医院院长论坛”、“文化站长论坛”等各具特色的讲坛活动。区直机关、街道乡镇还采取点将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确定一般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干部在讲坛上主旨发言。平均每年被讲得干部达到180人以上。

二是创业能人现身讲。无论是新二道创富论坛、小巷讲坛,还是“炕头培训班”,让创业成功者、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方式。每期创富论坛都有成功企业家传授创业“真

经”。吉林街道安乐社区邀请创业典型侯铁华、王红梅做为宣讲员,就如何进行创业发展进行宣讲,讲述自己的艰难创业历程、取得的成果以及经验教训,介绍创业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大家深深认识到: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百姓,在这样一个时代,只要有创业的激情和愿望,政府会支持、会鼓励大家致富奔小康。“炕头培训班”的召集人和主讲人常常是村里的致富能人、创业明星,既有自己的事业,又不忘领富、带富的责任,有的致富能人本身还是村干部。

三是专技人员巡回讲。专业技术人员唱主角在炕头培训班体现得最鲜明。涉农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专门技术人员、农业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农村致富能手组成宣讲小组,分工负责,一次宣讲就能够集中回答农民群众急需了解和破解的问题。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农大学生、高校学生“自学组织”成员也成为炕头培训班的主讲人,经常下农村到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问题。

房前屋后、地头炕头、车间巷口

处处都是课堂

内容确定了,人员确定了,“怎么讲”是决定宣讲实效的关键。二道区区委从区情和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变灌输为疏通,变说教为服务,变集中学习为分层宣讲,方便易行效果好。

一是“互动”讲。“新二道创富论坛”既有“讲解”,又有“答疑”,除了组织专家学者解读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特别是经济政策外,还邀请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劳动局、科技局、规划局、农业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