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开发目的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根据教育局有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我校确定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为“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切实加强环境教育,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大力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课程内容

l、了解当代的环境问题,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开展各种环保实践活动,培养环保理念。

3、努力打造我校科技文化建设品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三、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突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实践性,突出个性化 (二)实施过程

依照“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注意集体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校本课程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四个结合的要求,根据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校本课程分步实施:

l、加强环境教育,掌握环保知识

(1)编印《生命的绿洲》,充分利用读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认真上好环境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知识,认识环境问题。

(2)各门学科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根据学科特点,有机渗透环保教育。

(3)在抓好课内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多阅读环保方面的课外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开展学校科技文化建设,精心布置,不断完善,渗环保理念于其中,在课中精心布置,在课中不断完善,使我校的科技文化品牌与开展环境教育有机结合,成为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3、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树立绿色理念

(1)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养成自觉“爱绿”“护绿”的好习惯,人人争当“绿色小卫士”。

(2)结合各种环境纪念日,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教育活动。

(3)深化“三爱心”活动,继续建好校园回收站,分类回收再生资源,实现资源再利用。

(4)积极开展“六个一”社会环境实践活动: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三)实施评价

1、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与认可,其情感态度有无得到改变。

2、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其研究与创造精神是否得到挖掘和显示。

3、对课程实施的成果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的环保习惯养成和环保理念的树立情况)。

4、校本课程的教学纳入教师考核、评聘和专业技术职称晋级的内容。 5、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