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优化研究”等。

研发并应用的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网、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将多项。特别在电网智能调度和电网安全预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解决了数据拟合、实时可靠性评估、自动进行稳态和暂态计算分析、自动生成安全预警和调整控制报告以及实时动画描述电网运行状态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对电网现在、将来和离线研究多种状态下进行电网分析和预警。该方向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国内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3篇。

联系电话:13691389368, E-mail:liuwenying945@sohu.com

律方成,男,1963年8月生,汉族,内蒙古赤峰人,2000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教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及电器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绝缘机理、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等学术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及企事业单位横向合作项目等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

主要研究方向:(高电压于绝缘技术二级学科)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气绝缘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联系电话:0312-7522251

E-mail:lfc@ncepu.edu.cn

罗应立,男,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1983年在哈尔滨电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8-1986.8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电机系进修。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作为第一主研人研制的新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过“双速凸极同步电机的理论、计算与应用”等专著2本,“晶闸管电动机中的机电能量转换”等译著2本,发表论文70余篇。

研究方向为“大型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与“电机控制及现代节能技术”。在第一个方向,主要研究大型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模型与参数,主要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模型机实验进行研究,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在第二个方向上,主要研究电动机节能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同时研究新型节能电机,已经获得发明专利2项,正在承担关于新型稀土永磁电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关于超高效电动机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

联系电话:010-80798569 E-mail:luoyingli@china.com

米增强,男,1960年6月生,汉族,河北省无极县人,1989年1月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学校科研处副处长、教务处处长、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兼)等职,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系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与教学改革项目5项、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多项,获得河北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一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专利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EI收录20多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信息处理与建模、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配电网自动化等。

联系电话:0312-7522322 E-mail:mzq@ncepubd.edu.cn

倪以信,女,1968年12月和1981年1月分别在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3年12月在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这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女工学博士,并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10多年,1996年加入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任教。2003年被正式聘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导师。

她在1985-1987,1994-1996年两次访问美国,曾获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名誉学者和顾问”奖状。她现在是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香港电机工程学会资深会员。

她发表了近300篇论文,其中100多篇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有40多篇被SCI检索。她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多年来她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建模、分析、稳定和控制,直流输电和灵活交流输电系统,人工智能(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市场方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yxni@eee.hku.hk

石新春,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1950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曾任高压直流输电研究室主任,华北电力学院科技开发部经理,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电气工程学院责任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兼任河北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电能质量、电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新型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等。

主持或主研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大部分已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或验收,并在现场投入实际使用,其中“晶闸管无功发生器”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力网谐波检测仪”和“电力网谐波分析仪”通过省级鉴定。在国内重要刊物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被EI、ISTP收录。出版教材1部。指导博士、硕士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联系电话:13313238699。 E-mail:sxc2289@sohu.com

王银顺,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河北涞源人。1998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应用超导与磁流体发电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美国MAYO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2004-200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05-2007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并财政部获得择优支持。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导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超导标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制冷学会理事、国际超导标委会IEC/TC90/WG12-61788-14专家。近10年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专利16项,6项已获得授权,获部级三等奖1项。负责完成的十五“863”项目“630kVA高温超导变压器”项目被第二期出版的《科技导报》评为“2006年1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