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9.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 )起主导作用。 60.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 )、谈话、分析书面材料和调查研究。

三、简答题 (每题4分,共16分) 6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6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63.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6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 (9分)

65.支老师在教学“浩浩荡荡”这个词语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浩浩荡荡”的意思,而是通过一系 列的语言和例子,让学生自领自悟。当学生说“浩浩荡荡就是形容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时,支老师说:“人数众多,气势浩大。嗯,我来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满了屋子。行不行?”学生都说不行。“那为什么呢?’’学生说“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支老师又举了例子:“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学生又说不行。“问题出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还得是形成队伍的。”又一学生说:“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支老师说:“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行不行?”学生都说行。最后

老师小结:“其实这个词原来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行走的队伍等等;” (1)案例中支老师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请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 (10分)

66.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 (每题1分,共20分)

67.反对研究意识,主张探究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心理学流派是( )。

68.两个秀才赶考,路上遇到出殡的队伍。甲说:“真倒霉,出门赶考遇到棺材!”乙说:“这真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我将要升官(棺)发财(材)!”。这种现象说明了( )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的反映。

69.看见绿色就会产生酸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70.人们在安静环境看书时,会感到桌上的座钟声音时强时弱的“嘀嗒”声,这种现象叫做( )。

71.“放松而不放纵,忙碌而不盲目”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如果用来形容注意的状态,它应该属于( )。

72.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叫做( )。

73.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习惯、观念等属于( )识记。 74.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

75.强烈而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叫( )。

76.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 )表情。 77.意志行动的关键和中心环节是( )。 78.意志行动的首要特征是( )。

79.“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这段民谣和( )理论的精神实质不谋而合。

80.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相当部分的人智力中等,处于智力超常或者落后两个极端的人属于少数,这说明人类的智力发展是呈( )的。 8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的量表是( )。

82.急性子和慢性子的差别主要体观在心理活动( )的这一动力特征上。

8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 )气质类型

相对应。

84.甲和乙两个人一个振奋开朗,另一个郁郁寡欢,这体观了两人在性格的( )特征上的差异。

85.维果斯基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种是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 )。 86.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叫做( )。 七、简答题 (共18分) 87.想象有什么功能?(3分) 88.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5分) 89.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5分)

90.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 八、案例分析题 (7分)

91.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铅笔的用处”时,学生甲的回答是:“写字、画画、绘图”;学生乙的回答是:“写字、当尺子画线、当礼品、做润滑粉、化妆、做装饰画”。

(1)请简要分析学生甲和乙的思维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2)学生乙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