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5.3-1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CX5.3-1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目的

为加强对本站仪器设施和环境的管理、检测控制,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及其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本站仪器设施存放与环境的管理和开展检验工作场所的仪器设施与环境管理。 3 职责

3.1仪器室负责按检验依据对检验环境的要求提出配备必要的仪器设施和环境条件,并对配备的仪器设施和环境进行使用、维护、监控和记录。

3.2站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设施和环境条件的配备,站长批准后实施。 3.3办公室实施对仪器室必备的仪器设施和环境进行配备和管理。 4 程序

4.1检测环境条件的确认

4.1.1检测环境条件应从如下几点考虑:

1)仪器室、办公场所的布置; 2)检验方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 检验现场环境对环境的要求; 4) 所用仪器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和设施; 5)技术档案贮存要求; 4.2检测环境条件要求

4.2.1仪器室应布局合理,便于维护管理。仪器室与办公室应当有效隔离,相邻区域工作互不相容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各工作区域有明显标识。

4.2.2仪器室的设施、供电、接地、温度、湿度、电磁干扰、辐射、声级、振级、消防等要求,应能满足仪器存放和日常维护工作的正常需要。

4.2.3现场检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并加以控制,非检验工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检测场所应有警示标志。

4.2.4现场检验区域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与现场工作区域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执行《现场检验程序》。

4.2.5 在室外进行检验时,其环境条件也必须满足检验依据的要求和关注周边环境条件(场地、灰尘、电磁干扰、电源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海拔、大气压、雷电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4.3 检测环境的配备、维护和监控

检测室根据检测依据、设备和样品的要求对设施和环境条件提出配备要求。经技术负责人、站长审核和批准后,办公室负责落实。本站依据目前所开展的检测项目、操作流程和不同功能区划分等因素对以下配备、维护和监控作出特别要求: 4.3.1设施要求

1) 仪器室和办公室分离;

2)报废仪器和在用仪器分开,仪器应分类、摆放,标识管理。

3) 天平设置在专用的平台(周围不得有震动源,如样品粉碎等)。 4仪器设备有温湿度要求的均应满足要求,配备空调、除湿或增湿机。 5) 为办公室和各仪器室配备检测技术档案保存的设施(档案室、档案柜)和必要的通风、防湿、防潮、防鼠、防盗、消防等环境条件。 4.3.2环境条件记录

4.3.2.1仪器存放条件应满足仪器对温度、湿度、防尘、防火安全等要求(本站无其他特殊环境要求的仪器)。

4.3.2.2现场检验工作中,对现场场地、灰尘、电磁干扰、电源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海拔、大气压、风速等环境条件有特定要求的,应做好监控记录(填写进《检验原始记录》)。仪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和检查仪器的使用状态和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记录到《仪器使用记录》中。

4.3.2.2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应得到合理的处置,处置的结果符合环保要求,超出本站处置范围的,委托环保部门处置。 4.3.3维护和保养

4.3.3.1 检测室应按环境条件控制设备和设施的要求做好维护保养,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实施并记录。仪器日常维护及功能性检测,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及功能性检查工作一并进行。仪器每次外出和回归都应检查仪器状态,仪器借出人和仪器管理员做好交接记录。

4.3.3.2检测室负责制订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仪器比对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和仪器送检计划,办公室定期对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对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施的修理、处置及采购工作。办公室有权制止使用不符合要求设施的检测工作。 4.3.4仪器设备的运输

4.3.4.1仪器设备外出使用或送检时,借用人(检验项目负责人或检验工作人员)应填写借出单,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仪器设备方可借出使用或送检。借用人应保证仪器设备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如遇安全问题,借用人应及时与检测室负责人联系,告知情况,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4.4内务管理

4.4.1仪器室实行半封闭管理,除本部门和站内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仪器室,所有业务接待工作均在办公室进行。外来人员因业务需要或参观学习,须经站领导批准并有专人陪同,才能进入仪器室。进入仪器室人员应遵守SSJY/CX4.1-3《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保护程序》和本程序的有关规定。 4.4.2各部门应负责搞好和维护各自工作场所和卫生区的清洁卫生,每个区域都应落实卫生责任人,以保证环境卫生整洁。保证本站各工作场所处于清洁、整齐、安全的良好受控状态。办公室和仪器室严禁吸烟、吃零食、和存放食物。

4.4.3进入现场检验工作区域,必要时应更换工作鞋,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对允许进入检验区域的外来人员也应正确引导遵守《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保护程序》及其他

相关管理规定。现场检验人员安全工作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出现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报告检测室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项目负责人执行回站后就事故作出书面报告。现场检验过程应有电子记录,并存档。

4.4.4办公室负责对本站内务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填写《安全、内务管理监督检查记录》),对各部门内务管理作出评价。 5 资料记录归档

5.1环境条件监控记录随测试原始记录一并送办公室审查存档。 5.2仪器设备使用和环境条件记录交办公室一起归档保存。 6 相关程序文件

SSJY/CX4.1-3《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保护程序》 7 质量记录

SSJY/CX5.3-1/JL(1/0)-1 《环境条件监控记录》 SSJY/CX5.3-1/JL(1/0)-2 《安全、内务管理监督检查记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