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全国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解析 A项,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燃烧的氢气在液面上,所以该装置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选;B项,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选;C项,水层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应该使用四氯化碳和水,该操作不正确,不选;D项,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作正确,但这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选D。 答案 D

12.(2017·石家庄模拟)H、Na、Al、Ba、OH、HCO3、Cl七种离子形成了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产物H2O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2+

A.白色沉淀A可能能溶解在溶液D中

B.甲与丁可能发生反应:HCO3+Ba+OH===BaCO3↓+H2O C.丙溶液与S、NO3、SO4可以大量共存

D.甲溶液中一定满足:c(H2CO3)+c(H)=c(OH)+c(CO3)

解析 因为甲与乙及丙反应都生成了无色气体B和NaCl,故甲为NaHCO3,则乙为AlCl3,丙为HCl,丁为Ba(OH)2,白色沉淀A为Al(OH)3,白色沉淀C为BaCO3,无色溶液D可能为NaOH或Na2CO3。根据以上分析,当D为NaOH时,Al(OH)3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A正确;NaHCO3溶液与Ba(OH)2反应,当Ba(OH)2过量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Ba+OH===BaCO3↓+H2O,B正确;丙溶液为盐酸,在酸性溶液中,H、S、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与S也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根据质子守恒,NaHCO3溶液中存在该等式关系,D正确。 答案 C 二、填空题

13.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70%为氯化钠,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等。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从海水中分

2--

2+

2-

2-

2-

2-

2+

2019年

离出氯化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ⅡⅢⅣ

海水―——————―→滤液―——————―→滤液――————————→NaCl溶液――→NaCl

过量B,过滤适量C至( )过量A,过滤(1)步骤Ⅰ中试剂A为________,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Ⅱ中试剂B为________,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Ⅲ中试剂C为________,加入适量C至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4)步骤Ⅳ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试根据图示回答:

①按顺序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仪器b中出现________时即可停止加热。

(5)该化学兴趣小组用分离得到的氯化钠配制100 mL 1 mol/L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中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精盐的

________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加入Ba(OH)2,除去Mg和SO4。(2)加入Na2CO3,除去Ba。(3)加入盐酸,除去CO3和OH。(4)该实验为蒸发操作,a为玻璃棒,其作用为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b为蒸发皿,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5)配制NaCl溶液时,由于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故称取NaCl的质量为5.9 g,定容选择100 mL容量瓶。

答案 (1)Ba(OH)2 使Mg和SO4全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2)Na2CO3 使

Ba全部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而除去 (3)盐酸 无气体产生 除去过量的CO3和OH (4)蒸发结晶 ①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②搅拌 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 ③大量固体 (5)5.9 100 mL容量瓶 14.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2+

2-

2+

2-2+

2-

2+

2-

2019年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将28.2 g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①装置A、E、F中盛放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装置 E F 实验前/g 22.6 80.2 实验后/g 42.4 146.2 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________,欲确定其分子式,则还需要的物理量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素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根据上面的分析,操作Ⅰ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 (3)根据题意,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A错误;易溶于乙醚,无法分液提取,C错误,B正确。

(4)为了能准确测量青蒿素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实验前应通入除去CO2和H2O的空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E和F一个吸收生成的H2O,一个吸收生成的CO2,应先吸水后吸收CO2,所以E内装的是无水CaCl2或P2O5,而F中为碱石灰,而G装置能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装置。

①装置A中盛放NaOH溶液,装置E中盛放的物质是无水CaCl2或P2O5,装置F中盛放的物质是碱石灰。

2019年

②在装置F后连接G装置,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装置,造成测定误差。

③由数据可知m(H2O)=42.4 g-22.6 g=19.8 g,所以n(H2O)=1.1 mol,n(H)=2.2 mol。m(CO2)=146.2 g-80.2 g=66.0 g,所以n(CO2)=1.5 mol,所以青蒿素中氧原子的质量为m(O)=28.2 g-(2.2 mol×1 g·mol)-(1.5 mol×1 2 g·mol)=8.0 g,所以n(O)=0.5 mol,N(C)∶N(H)∶N(O)=1.5∶2.2∶0.5=15∶22∶5,所以其最简式为C15H22O5。根据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结合其最简式可计算其分子式。 答案 (1)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漏斗、玻璃棒 蒸馏 (3)B (4)①NaOH溶液 无水CaCl2(或P2O5) 碱石灰 ②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装置 ③C15H22O5 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

-1

-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