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名家文章大汇集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语文教学名家文章大汇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考场思考

著名作家 魏明伦

考试争分夺秒。考生我面对这么一道开卷才知的作文考题,心灵激荡,心绪矛盾,必须迅速做出选择。

考场鸦雀无声,我仿佛听见手表秒针嘀嘀嗒嗒的催促。两分钟过去了,一个平日思考已久的质疑,这时突然可恶地跳了出来——

作文的快慢,因人而异。同样是骚人墨客,学士文豪,有的擅长敏捷,出口成章,七步成诗,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有的擅长锤炼,袖手于前,挥毫于后,呕心沥血,琢玉淘金。敏捷如李白,锤炼如杜甫;快手有平凹,苦吟有路遥。皆一时瑜亮,无分轩轾。快刀斩乱麻,慢工出细活,互有佳篇,各有用途。作文临时公布考题,限定短时交卷,只能考核人的捷才,而捷才只是文才的一种。文才,是个奇妙的综合体。有的旋风快笔,半天所写与他半月所写作品质量相差不大;而?久坐必有禅?的老辣手笔,半天与半月所写作品的水平竟有霄壤之别。一些胸藏真才实学之士,未必善于俄顷之间喷涌展露本事。因此,前朝许多未得云雨的蛟龙,往往在科试场中名落孙山……

邻座女生一声轻轻叹息,寂寞的考场更加紧张。别停笔,赶快写。前天与同学争议的话语,此刻自然流泻笔下——

如果高考作文不是临场公布考题,如果不是限定短时交卷,那将成何体统?岂不乱套,弊端更多吗?平心而论,相对而言,当代高考体制,不失为比较民主,比较科学,比较接近?德先生?和?赛先生?。凡事有利有弊,要看利弊多少,然而……(可恶的?然而?)我国能否再向德赛二先生靠近几步取经?有没有更加完善的考核方法?至少在文科,能否改进单以捷才取人,避免大量遗珠之憾?由此推论,体制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更上层楼。这就需要成千上万独立思考之人群起献策,更需要决策者海纳百川,包括汲取体制外思维来改革体制内之不足……

啊!手表嘀嗒,越催越急。前座那位男生好像已顺利完稿,掩卷如释重负。我怎么办?难道真把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化为试卷交上去吗?涉及高考体制本身,作文破例,考卷带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似乎不是上面出题考我,而是我出难题考上面!啊呀,太险了。鬼聪明误我,我误爹娘,很可能扣分落榜!

矛兮、盾兮,自相矛盾,如何抉择?我忽然后悔,何不作文写一篇英模大话?何不动笔编一时尚传奇?悔之晚兮,时间到兮。横下心肠,硬着头皮,向上交去本人一腔真话。

应该说,这是一篇极好的文章,文才飞扬自不必说,始终紧扣话题,内容很有深度。然而,我很遗憾地看到,这篇文章的得分如下:

一个判卷语文老师说: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试卷?跑题了,应得低分。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文学作品与高考之间毕竟有一定差距。魏明伦虽然文才飞扬,思路创新,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为?心灵的选择?,着眼点在选择上,而魏的作文通篇都是对心灵的思考,到最后也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显然扣题不紧,我给22分。

(见2002年7月21日?文摘报??文化广场?) ?22分?何以服人!题目是?心灵的选择?,魏文既写了心灵,也写了选择,我看不出怎么就跑题了。至于着眼点是落在选择上还是落在心灵上,我认为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心灵?是?选择?的限制语,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魏文最后做出了明确的选择,再明确也没有了,还要怎样明确?这样一篇?显著?的文章尚且遭此大难,那些不被人们特别关注的学生作文,其命运如何,不堪设想!

宽容也好,包容也好,似乎还是一个境界的问题,依靠这种境界去评判学生作文好像有点滑稽。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换脑筋,加强学习,改变旧有的僵化的评价模式,以一种新的正确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作文。否则,要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写出了,也可能被埋没。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

37

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不是非得按照教师的喜好加以纠正不可。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所批判的摧残人才的做法我们要高度警惕,我们稍不注意就容易干出?夭梅病梅?的蠢事。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中学生的平时作文也好,考场限时作文也好,与文学作品没有人为的区分。高考不限文体,写成文学作品照样得高分。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句式的选用,修辞格的运用,逻辑上的顺序,词汇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等等。只要学生在语言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肯定。

作文体现构思的匠心。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都有学生自己的习惯和匠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将?新八股?的紧箍咒套在学生头上。我看过一次作文竞赛的文章,很多作文如出一辙,都写学雷锋做好事,似乎那里的风气真的纯净如清水;而且这些作文的开头结尾都是一个模式,叫你不忍卒读。现实生活不是这样,每一个学生的思路都具有个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构思的文章,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总之,教师在作文个性化中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实际中去改进,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就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一旦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成为现实,那么,我们语文教育的整体也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100080)

18、说说亮点与弱点(余映潮)

朱红彪老师?门槛?的教学与唐江澎老师?生命的意义?的教学在课型模式与教学结构上比较相近,大致上是:以诵读为教学的起始,将学生引入课文→由诵读而引起评读,在评读中引导学生品析课文→再读再评,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或作者情感的理解→再将这种深化了的理解通过诵读表达出来。这两节课,课型比较新颖,教学内容开放,学生活动充分,研讨气氛活跃,师生对话平等,有着较为突出的亮点。

这两节课突出的亮点是:教师深化教学过程的技巧。

在?门槛?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三个关键深化了教学的过程。

第一,刚开始评读,教师就敏捷地抓住了学生的话语,一句?你说这个俄罗斯姑娘是个革命者,有什么依据吗?,将学生研读品味的话题切进了课文之中。这是整节课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其教学意义就是让学生进入课文,品析课文,咀嚼揣摩如何在诵读中恰切地表现课文的思想情感。

第二,评说中教师又一次抓住学生?能不能帮助他们寻找一点感觉?的建议,顺势宕开一笔,让同学们选看江姐狱中斗争和刘胡兰英勇就义两个片段。这是非常巧妙的一步,把握得恰到好处,其教学意义就是让学生感受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帮助学生深入评说并更好地用诵读来表现课文内容。

第三,在学生的评说进行到一定的深度时,教师一句?刚才杨阳他们的诵读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了呢?,再次设臵话题,从另一个角度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深化了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在?生命的意义?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穿插?手段将教学内容不断引向深入。

第一次穿插,是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回想?有关情节?,让同学们理解到,此时的保尔,是面对战友的坟墓,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第二次穿插,是让同学们?与伟大的保尔进行一次对话?,从而?进一步理解他,从而更准确地读出他的情感?。

第三次穿插,是引入潘子洁的生命故事,让同学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次穿插,是指导同学们写诵读脚本,以引导学生?用心读出自己的悟?。

在我个人看来,这两课也有着共同的弱点,那就是课堂上?诵读?并没有读起来。 这两节课都定位于?诵读?,即这两节课都采用了诵读课型。所谓?课型?,有一个基本

38

的含义,即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与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就可以称之为什么课型。定位于?诵读?,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就是要朗读,就是要读起来,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进行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组织这种活动主要从两条线进行考虑。第一,要考虑如何分阶段对一篇课文进行朗读训练,如逐层深入地使用疏通文意的读法、推究文理的读法和品味意境的读法等。第二,要考虑在一篇课文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将教师的示范指导、辅助手段的运用和最佳的朗读组合方式恰切地融合在一起。然而这两节?诵读课?,从实录来看,诵读的分量、诵读的时间、诵读的训练方式与诵读的辅助手段都不够,特别是面对?班集体?的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诵读训练不够;两节课谈话、说话过多,以至于?门槛?的教学难以深入到品味、欣赏文章手法与意境的层次,?生命的意义?的教学连那一段动人心魄的名言都没有让学生进行背诵及个性化的演读。

19、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评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本体改革(钱梦龙) 在当代语文教坛的名师中,洪镇涛老师是一位永远不安于现状的探索者和改革家。他的语文教学改革早在1978年就已起步,1991年,在总结十多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语文教学本体改革的理论框架,亮出了?学习语言?的鲜明旗臶;同时,他还主编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本体改革实验课本,并在不少省市建立了实验基地。有理论、有实践、有配套的教材、有实验基地和实验教师,这样全方位的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国内的语文教学改革名家中大概是独一无二的。

洪老师的语文教学本体改革究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什么? 一、对当前困扰着语文教师的诸多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症结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些问题长久地困扰着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

有人说,语文教学无法走出困境的原因,是缺乏理论研究。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语文教学理论是一种应用理论,我们只需要那种真正从实践中来,经过概括提炼上升为普遍规律,又用以指导实践的脚踏实地的理论研究。我们所缺乏的,仅仅是这样的理论研究。那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纯思辨的理论研究,那种仅以卖弄几个?洋概念?为高的所谓?理论研究?,事实上并不缺乏。中国应该有像苏霍姆林斯基和赞可夫那样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们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但其一切结论、一切理念,都来自他们亲身的实践、实验、观察和思考。

我认为,洪镇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我不是说他已经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和赞可夫那样的高度,而是指他所选择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之路和这两位大师是一致的。洪老师长期实践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同时又是一位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着理性思考和理论概括的建构?学习语言?教学体系的优秀理论工作者。他不仅明确地回答了当前困扰着语文教师的诸多问题,而且其潜在的理论价值正在随着人们对语文教学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显示出来。

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洪老师的回答是:因为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以学生研究语言取代了学生学习语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被当做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过多的知识传授和理性分析,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

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洪老师的回答明确而肯定: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也就是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洪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尤其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因为朗读和背诵有助于语料的积累和语感的习得,是学习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的必由之路。认定了?学习语言?这个大目标,事情就变得这样明白而简单了。

有人也许会说: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是不是把语文课程的内容和

39

要求简单化了。

这是对?学习语言?的一种误解。

语文教学究竟是干什么的?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世界母语教育的范围,就不难发现,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母语教育,而这一母语教育的任务理所当然地都由国语(语文)课承担。例如?日本中学校学习指导纲要?关于语文学科目标的定位:

培养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国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养成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加深对国语的认识,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

此外如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也都有类似的表述。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更明确指出: 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所有这些表述,尽管用语不同,但实质上都把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定位于学习母语,这和洪老师?学习语言?的理念其实是一回事。

当然,语文课程具有目标多元的特点,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等等,但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是因为:一、母语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他们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洗礼和熏陶的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的,?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可见,把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正是包含了语文课程应有的丰富内涵。二、在语文课上,学生面对的语言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抽象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言语成品?——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学习规范、优美的语言,迄今为止仍然是学习母语的一条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各国语文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文选?的形态,决不是偶然的。有的国家把语文教材分编为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即使是语言教材,也大多提供完整的小文章、文学作品的片段、贴近学生生活的社论、儿童剧等作为语言运用的范例给学生阅读。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这些范文,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时候,就不可能不同时受到这些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和熏陶。洪老师和参加实验的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有力地证明:在教师正确指导下的语言教学(或曰?言语教学?)不但不会削弱语文课程的人文因素,而且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人文教育如果脱离了对语言的学习和品味,必然有架空之虞,结果是语言和人文两败俱伤。

二、走出了一条语文教学民族化之路

人们常在讨论语文教学?姓什么?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姓?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我国的教育也走出了封闭状态,很多外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理论,频频地出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论著中;不少地区还大规模地推行过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目标教学?……应该说,这一切对我们拓宽眼界、打开思路、更新思维方式都是有益的,必要的。但国外任何先进的教育理论,最多只能是一种借鉴,决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尤其是语文教学,我们教的是本民族的母语,而中国又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语文教学遗产和资源的大国,如果中国的语文教学法也非得从国外?进口?不可,那实在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嘲弄!

洪老师的教学改革之所以格外引起我的关注和兴趣,就因为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深深扎根在本土文化和中国语文教学的丰厚土壤之中的。洪老师用现代人的科学的眼光,从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语文教学传统中,筛选出其中的精华成分,并经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加以发展。这就使他的语文教学理论既符合科学的原理,又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印记,明显区别于那种仅以自己的教学去印证?洋理论?的所谓?教学改革?。

4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