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

第一章 导论

1、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2、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作业1)

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的特性表现为以下3 个方面:

1 .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农业是利用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的生产,是生命物质的再生产,因而也是有机体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例如,种植业和林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绿色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从环境中获得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将它们转化为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繁殖;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家畜和鱼类的生长、繁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畜和鱼类以植物或动物产品为食物,通过消化合成作用(新陈代谢)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长、繁殖,将植物性产品转化成动物性产品。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进人土壤和水体后,经过微生物还原,再次成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养料来源,重新进人生物再生产的循环过程。显然,生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它的发展严格遵循自然界生命运动规律。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其生长、繁殖都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人类通过劳动可以改变这些有机体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者直接干预其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从而获得自己生活、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日益深人,改变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环境条件的手段日益加强,农业生产提供的动植物产品也日益丰富。

2 .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农业生产者在特定的社会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借助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具体的生产活动,以获得所需要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可以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可以作为生产资料进人下一个农业生产过程,还可以通过交换换取生产者所需要的其他消费和生产资料。经过交换的农产品可能有一部分进人消费过程,另一部分则进人下一个生产过程,或进人其他生产领域。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以及通过交换获得的其他生活和生产资料,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生

1

存需要,还可以不断进人下一个生产过程,保持农业生产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3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有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如果没有人类的劳动与之结合,它就是自然界自身的生态循环过程而不是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再生产过程,通过劳动改变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条件,借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动植物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这种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必须符合生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要符合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

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仅作为了解内容,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农产品供求蛛网有哪几种类型?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条件是什么?(作业2,要求用图来表示)

(一)收敛型蛛网

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假定某种农产品第一生产周期的产量为Q1 ,此时,农产品市场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供过于求,消费者只愿意以较低的价格P;购买,使价格P1 远远低于均衡价格P0,于是生产者决定在第二个生产周期将产量调减到Q2 。由于产量减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消费者以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P2购买,因此,价格提高到P2。由于价格再次提高,生产者又决定在第三个生产周期把产量增加到Q3。如此反复,价格最后收敛于均衡点。

2

(二)发散型蛛网

如果农产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那么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其波动过程大致和前一种情况相同,只是在连续时期内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大,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振荡发散,不再回归均衡,无法恢复到均衡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是不稳定或不存在的。

(三)封闭型蛛网

如果农产品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当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的幅度与供给减少的幅度相等;当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的幅度与供给增加的幅度也相等。产量与价格总是对等波动,从而形成一个封闭型循环。

3

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渠道有哪些?

2、什么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它所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3、什么是农产品零售市场?它有哪些特点?

4、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作业3) 农贸市场全称是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消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与此相适应,鲜活农产品的经营业态也开始从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向城乡农贸市场过渡。随着大大小小城乡农贸市场的建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农民“卖菜难”和城市居民“买菜难”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并逐步形成了“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的农副产品流通模式。农贸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人、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农贸市场上,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以个体经营为主,农贸市场为大量的个体零售商贩和消费者提供交易平台。个体零售商贩主要由当地的个体经营者、来自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下岗工人构成,他们经营生鲜农产品货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自产自销,二是批发市场。一般而言,小城镇和乡村农贸市场上农民自产自销的比例大,大中城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进货。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末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其具有满足广大居民传统购物习惯的特点,目前仍然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大量存在,是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要形式。但在大中城市,随着城市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